是掌家人,她不贪且还算有良心,这出海口给到王家手上,王姝都嫌烫手。 若是将来王家的子嗣出了要钱不要命的败类,谁能保证不干出祸害大庆百年的丑事? 这种资源不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就算是自家也不行。 王姝其实一直在琢磨着开海上贸易之路。毕竟王家镖局在岭南设置了分局,还拥有船只。她琢磨着是不是该给萧衍行写一份海上贸易重要义的论文。将海上领土权利的重要性告。 如今大庆虽然强盛,但于大航海时代尚未来临,地图的不完整和世界观的天差地别的差异。所有人只西域有小国,却不大洋的彼岸有着广袤的土地和毛色各异的外族人。更不开通海上贸易之路的重要性。不过如今的科技并不能支撑航海,但未来指不会有蒸汽时代的到来,航海技术改进后必然会出现的变革。如今必须得有这识。 写论文是王姝的特,但是必须要有实物资料支撑。不然空口说白话,只会招致大麻烦。 王姝琢磨着她南下岭南,亲自筹备出海事宜的可能。 思来想,觉得不太现实。不说她准备江南这事儿萧衍行都不太赞同,远行岭南怕是更不会答应。倒也不是说他不答应王姝就不,只是她的专业毕竟是杂交水稻实验。对于机械和土木建造,其实并不是很懂。即便是南下了,估摸着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不过说到这事儿,岭南的分镖局,是王姝一直想视察的。离得太远,管控起来不是很方便。当初做内部审计时,岭南这边就是有不少猫腻的。 王姝正在书房琢磨着写论文,姜嬷嬷端着茶水进来了。 这么一会儿,她跑袁嬷嬷那边听了。还别说,真被她听到了一:“主子,你方才问的那光禄寺少卿夫人,奴婢跟袁嬷嬷听了。你猜怎么着?” 王姝抬起:“?” “这光禄寺少卿夫人虽不是什么能耐之辈,这光禄寺少卿本人却是颇有才华。”姜嬷嬷凑得很近,特别小声地道,“最重要的是,这光禄寺少卿曾是正院那边的未婚夫。” 王姝愣了一下,诧异地瞪大了眼睛:“嗯?” “正妃娘娘年少时,有青梅竹马的未婚夫,感情甚笃。” “出嫁的前两年,退婚了。”姜嬷嬷这话说的自己胆战心惊的。 说到底,骨子里还是守规矩的人。只是自家主子生性淡泊,不爱争抢。下面几丫又太木讷。一两不懂得替主子算,姜嬷嬷才逼迫自己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她日日紧着皮四处探,四处警惕,就怕有人毁了她的好日子。 “啊,这样……” 王姝倒是没关注过隋暖枝的私事,没想到还有这一遭。怪不得方才看那小妇人脸色不对。 “不过年少的情再深,终究敌不过荣华富贵。”姜嬷嬷摇感慨了一句,“正妃娘娘如今看着小妇人那爱娇讨喜的模样,听说夫婿十分疼宠。她听了,兴许有些黯然神伤。” 王姝对此没发表见。隋暖枝退婚嫁给萧衍行不一是为了荣华富贵,兴许是身不己。 隋家可不像一般富贵人家,隋家走到这一步,已经算是走到了非皇族里最顶尖的那一拨。隋暖枝是含着金汤匙出身的贵女,应该不会为追荣华富贵如此。若是家中辈决,她拒绝不了。毕竟古代的婚姻可是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来轮不到姑娘自己做主。 当然,这也只是王姝的猜测罢了。她毕竟不是隋暖枝,也不是隋家的姑娘。 姜嬷嬷也不敢太嘴碎,说了两句,就又道:“主子,方才门房送来一份礼。说是送主子的。人没来,送了就走了。门房拿到这边,说是随礼一起的还有一封信。” 说着,她将信拿出来,递到王姝的跟前。 王姝一眼看到信上的署名,眉皱起来,镇国府的。信虽是一女子的手信,却是借着镇国世子薛霁月为,说是盼着能王姝私下见一面。 对于素未谋面的兄薛霁月,王姝自然不清楚其性情的。但也从魏青的资料里看出一些。 薛霁月为何要见她?王姝将信放到了一边。 事实上,镇国府这次没似上次活跃。镇国薛风虽还在外院众宾客饮酒。女眷这边,镇国夫人赵氏却是没久待。只送了贺礼,拜见了正妃隋暖枝,便以家中还有急事先了。这也是方才王姝正院没见到镇国夫人的缘故,人早就走了。 王姝心里奇怪薛霁月为何要见她,薛风也终于晓了侧妃针对薛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