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靠他,譬如贾雨村之流。
不过史大用十分明白,自己一切的权力都来源於皇帝,一旦失宠,凭他这几年干过的坏事,只怕要死无葬身之地,可是乾盛帝不可能永远当皇帝,史大用自然也想给自己留条后路,討好未来的皇帝。
岷王徐文厚跟自己不对付,这一直是史大用所忌惮的,幸好皇上並未立他为太子,如今庆王回朝,成了太子的最热门人选,史大用便把主意打到庆王身上了,谁知他兴冲冲的上门抱大腿,结果大腿没抱著,倒是拿了热脸贴冷屁股,心中自然十分恼火了。
只是恼火归恼火,但史大用也十分无奈,毕竟人家可是亲王,不是普通的朝官,若是普通的朝官,他保准立马就著手搜集罪证报復了,现在只能暂时忍著,在小本本上记上一笔。
…………
一转眼,元宵节便过完了,正月十六这一天,贾环凌晨就起床准备了,在平儿、曼达琳、晴雯和彩霞四名美婢的服侍下洗漱穿戴完毕,然后前往拜別贾母。
贾环本以为贾母还在睡觉,只在屋外行过礼便离开,岂料到了贾母的住处,发现灯火通明,敢情老太太还没睡呢,估计是特意等的自己。
果然,当贾环在鸳鸯的引领下进了屋,发现贾母正坐在平时的太师椅上,看样子是整夜没睡。此时此刻,贾环也难免有了一丝感动,上前跪倒彻实地叩了个三个头,道:“环儿奉上命送婚和亲,临行开即,今后很长一段日子不能给老太太请安,请恕孙儿不孝!”
贾母欲言犹止,最后喟然嘆道:“天可怜见的,环儿儿且起来吧,此行干係重大,路途遥远,一切小心,恭谨行事,莫要辜负了皇命圣恩才好。”
“老祖宗放心,环儿省得了。”贾环神色平静地道。
只是贾母哪里放心得下,此行看似只是送婚,实则关乎整个贾家的身家性命,贾环为了林丫头连圣旨都敢违抗,如果送亲路上整出什么妖蛾子,那么整个贾家都將受到牵连。
接下来,贾母又叮嘱了几句,这才让贾环离开,后者走出贾母院,又往正房辞別贾政和王夫人。贾政倒没有开门,只是隔著房门道:“好自为之!”
贾环默默地起身离开,岂不知房间內的政老爹眉头紧锁,满脸的愁容。正所谓知之莫若父,贾政虽然平时爱装出一副严父的嘴脸,但这些年对贾环还是相当了解,知道这个儿子虽然表面温润如玉,实际杀伐果断,桀驁不驯,由其违抗圣旨便可见一斑。
所以这段时间贾环如此老实,表面看似已经认命的举动,反而让贾政觉得深深不安,很担心这小子在送亲途中搞事情,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来。
且说贾环离开了正院,又专门去了一趟梨香院,向薛姨妈辞別,后者虽然知道贾环有计划,但却不知道其具体计划,所以既担心又期待,红著眼谆谆叮嘱道:“环哥儿,姨妈知道你的心意,但天威难测,人力总有穷时,若事不可为,万勿强为,免得给府里招来弥天大祸,也只能怪宝丫头和林丫头命苦了!”
薛姨妈说著眼泪便流出来,贾环坚定而平静地道:“姨妈放心,我一定会把林姐姐和宝姐姐平安带回来,且不会连累府里。”
薛姨妈心中稍安,点头道:“那就好,时辰也不早了,去吧,莫要耽搁了接林丫头出府的时辰。”
贾环拜別了薛姨妈,从东角门走出贾府,此时铁牛、满桂、金宝和沐野四人已经准备妥当,在门外静静等候。
这四人见到贾环,立即见礼道:“见过三爷!”
贾环点了点头,蹬鞍上马,淡道:“先去礼部!”
金宝和沐野举著灯笼在前开路,贾环居中,铁牛和满桂护卫在左右,虽然只有两人,却如同两堵铜墙铁壁一般,一行四人,策马往礼部而去。
且说贾环到了礼部,发现整个部院灯火通明,估计也是彻夜未眠,和亲毕竟是国家大事,不容半点紕漏,所以整个礼部都在加班加点,光是嫁妆便装了数百辆车,还有上百人的仪仗队,隨行的公主府护卫也有五百人,整支队伍合计怕是有八百人吧。
“部堂大人有请,贾婚使请跟我来!”贾环刚进了礼部的大门,一名书吏便领著他进了值庐见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不是別个,正是东林首席赵明诚,也是內阁辅臣之一。大晋的规矩跟明朝差不多,內阁大学士虽然只有正五品,但都兼任六部尚书或者侍郎,真正的位高权重。
“呵呵,子明来了,”赵明诚见到贾环,没等他见礼,立即便招手温和地道,没有一点阁老的架子,十分有亲和力。
贾环自然不会被这种政坛老油条的表面功夫所蒙蔽,平静地上前施礼道:“贾环拜见尚书大人。”
赵明诚捋须一笑道:“子明不必多礼,稍坐一会,老夫跟你介绍个人,马上就到。”
“谢大人!”贾环嘴上答著,却没有坐下,客套的话的又岂能当真。
赵明诚见贾环没坐,也不勉强,片刻,一名深目高鼻的中年男子被领了进来,先是好奇地打量了贾环一眼,然后向赵明诚抚胸弯腰为礼,用略带生硬的汉语道:“阿合买提,见过尚书大人。”
赵明诚点了点头,对著贾环介绍道:“子明,这位便是哈密国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