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补上了徐晃将军离去的空缺…” 探马还没说完,张辽一怔,连忙问:“本将军不是派给他两万兵么?” “小的问过了,这边…都…都在埋伏,实在是抽不开!”这探马如实道:“哪怕是一万兵也是硬生生挤出来的…” 这… 一时间张辽的心头不由得浮起一抹阴霾。 本就是新兵居多,这种埋伏关羽的关键时刻,能调派给赵俨的一定也是新兵。 一万新兵能围得住偃城么? 不过,也只是一个刹那,张辽就轻呼口气,消除了心头的这份质疑。 倒是他的副将朱盖提出质疑,“如此…偃城的防护可就松懈了,若是这时候那关羽带着残兵与偃城内的关家军里应外合,那…极有可能杀出重围!” “是啊…”另一名副将殷署也露出愁容,可他只说了一个“万一”…就把嘴巴给闭上。 他意识到,如今埋伏已经布下了,大战在即,这种时候不应该说这种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话。 他更意识到,关羽不可能知道偃城的防护从徐晃变成了赵俨,兵力也从两万缩减到一万! 说起来,朱盖与殷署,此二人也是并州人,因为与张辽同乡的缘故,一直为张辽的副将。 建安十四年,便是张辽带着他们两人进攻袁术的部将,兵败寿春后,落草为寇劫掠淮南的“陈简”。 一战彻底击溃陈简,彻底的帮曹操占稳了江淮一线。 此二人在这一战中均立下了赫赫功勋。 特别是殷署,除了张辽对他无比器重外,曹操也觉得他是个人才,官至平难将军。 为表器重,在曹操击败马超、韩遂后将关中的五千兵交给他统领。 如果按照历史原本的记载,在关羽水淹七军后,便是朱盖与殷署领十二营兵马增援,协助徐晃击败关羽,解了樊城之围。 这么算下来,此二人也算是一方虎将。 (Ps:《三国志》宋刻本中,朱盖作‘牛盖’,袁术部将‘陈简’作‘陈兰’,本文权且以朱盖、陈简去说。) 果然,在听到两位部将的声音后,张辽露出了些许不悦,他轻声道:“郾城内不过五千关家残军,且此前那周仓率领几次突围,多已负伤…如今有赵俨先生在,万无一失,至于关羽…哼…” 说到这儿,张辽一声冷哼,加重了语调,“本将军说过多少次,关羽攻的只会是这连营大寨,绝不会是偃城!” 这… 听得张辽这么说,殷署与牛盖纷纷低头,齐声道:“末将知罪——” 只是,他们不知道,其实张辽原本也有一些担忧,但他凭着对关羽性格的了解。 他笃定,关羽一定会光明磊落的将他失去的东西给夺回来。 “继续…奏事。” 看到两名部将请罪,张辽接着说。 这时,第四名探马禀报道。 “从荆州来的骑兵为首将军乃是老将黄忠,其手下七成的兵马被我军在鹊尾坡、朝阳城的埋伏绊住,如今…黄忠与关家军汇合于一处,但已经被庞德将军、徐晃将军、还有其它援军重重包围,守卫密不透风,敌军绝无生还可能!” 此言一出,“好…”张辽拍案大笑了起来,“哈哈哈哈…想不到,这一战竟诱出了那大耳贼手下的又一员虎将!” “黄忠黄汉升,好一条大鱼啊!” 说到这儿,张辽的嘴角咧开,露出成竹在胸的笑意,“哈哈哈,想不到…这一仗本将军可是送了庞令明、送了徐公明一份大功!” “哈哈哈,过不得几日,两位将军阵斩老将黄忠的消息就将传扬天下,两位将军的名头也将威震荆州,威震那巴蜀之地!让那大耳贼闻之胆寒!哈哈哈哈…好一条大鱼啊!” 说到这儿,张辽止不住的大笑了起来。 笑声中满是笃定与自信! 就像是这一切的局势尽在掌控。 这时,第五名探马禀报道:“禀将军,魏公已派子健公子与李藐先生带两万兵赴宛城驻守…如今子健公子与李藐先生与两万兵马已经抵达!” 唔… 这一条情报脱口,张辽顿了一下,旋即眼眸一眯,一边摇着头,一边感叹道:“云长不过是一支残兵?又无粮草,如何敢北上直取宛城?” 说到这儿,张辽摇头更用力了几许,他继续幽幽的沉吟道。 “主公啊,还是太紧张了——” “偃城无恙,宛城更是万无一失。” …
第四零五章 你、我可谋定胜天逆转乾坤(4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