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花仪长孙皇后(5 / 5)

业业,从太宗皇帝起兵一直跟随,是缔造唐朝的最大功臣之一。

长孙皇后弥留之际,交代此语,说明她心系社稷。

希望在她去后,能有像房玄龄一样的贤臣继续辅佐丈夫。

第二句,不可厚待长孙家族。

长孙皇后深知汉朝吕雉和霍光等外戚之祸,最后都是惨遭灭族之灾。

为了大唐江山和娘家人的长久之计,她希望长孙家族能够更加平凡,不要因为她是皇后而得到过分的权利。

第三句,朴素安葬,不要过分陪葬。

长孙皇后在生前就十分节俭,不好奢靡之风,还时常教育太子要如此。

长孙皇后认为,人活着的对百姓要有所作为,死后不能让百姓再受牵连。

更不能因为她的陵寝而大兴土木,劳役大众。

也不能殉葬贵重财物,减轻百姓负担。

只需要极其简朴的葬礼,日常使用的东西作为陪葬即可。

第四句,亲贤臣,远奸佞,听谏语,堵谗言,减劳役,停狩猎。

这是一条关于唐太宗为君为政的建议,一个女子有如此见识和胸怀,很令后人佩服。

尤其是建议丈夫减少劳役,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放在唐朝,一般的政治家也没有如此远见。

第五句,让身在外地的子女不必因她去世而返回长安,避免过度伤悲。

可见长孙皇后之超脱,一个母亲关心爱护子女理所当然。

但是她自己的离去,不愿意让长安之外的孩子们单独跑一趟。

避免子女舟车劳顿,过度悲伤,是一个做母亲的最后的遗嘱。

从遗言来看,长孙皇后所求不是为了太宗皇帝和孩子就是为了百姓。

她不希望她死之后还会给百姓带来麻烦,所以要求丧事从简。

不希望儿女伤心,所以让他们不必参加葬礼。

又因为关心李世民的江山,所以才会这般殷勤嘱咐。

有这样一个聪慧过人且满心满眼都是自己的妻子,是太宗皇帝之幸。

尽管长孙皇后去世很多年之后,太宗皇帝也依旧在怀念她,时常眺望远方的陵墓。

长孙皇后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是她的事迹至今被人们所称道,并称她为千古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