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斗殴越演越烈,甚至到了肃慎人看见扶余人就要揍。这个时候,一些披甲刀兵终于赶了过来。这些人都是战兵,看见各营的部落民都在厮斗,脸上就不好看,就准备下场。就在这个时候,隔壁营的扶余人甲兵也赶了过来,看见肃慎人的甲兵要欺负自己人,大骂:“山狗,你们也敢动我大扶余人?”那边为首的肃慎营将听到这个话后,火冒三丈:“该死,是你们人抢我们营的鱼获。”但肃慎营将的解释并没有缓解,反而让扶余将更气盛:“好,连自己的食都护不住的山狗也配和我狂吠?”这一句话是真的惹怒了对面的肃慎营将了。他直接从伴当手里拿起一面三层牛皮包裹的巨楯,然后反手就拔出了自己的刀。看见这山狗还敢对自己呲牙,对面的扶余将感觉到自己的威严被冒犯了。他一口浓痰呸到黄土地上,然后举起一个橡木锤就冲了过来。其实这一副场景非常滑稽。文明程度最低的肃慎将用着汉楯、汉兵,反而文明程度相对较高的扶余将却是蛮人作风。两将一上来,就是生死搏杀。对于他们这些从部落蛮荒氛围出来的武士来说,没有点到为止,每一次比武就是生死战。就在这个时候,马蹄声来,一名披甲骑将直接冲了过来,先是用手中的马鞭抽翻了两个营将,然后直接策马冲撞进了斗殴的人群中。在其后,又是十余骑冲了进来,他们手持着木棍对着下面的这些两族丁一阵敲击,砸的下面一众是哀嚎不断,鲜血淋漓。混乱就这样被粗暴的消弭了,但这就真的结束了吗?……摘掉面甲,公孙离厌恶的看了一眼下面哀嚎的两个胡将,杀气凛然道:“还不站起来?如果你们连一顿鞭子都吃不住,就是活着也对我们公孙家没用。”这句话骇得地上的两个胡将呲溜站了起来。他们脸上一片血污,显然是伤得厉害了,但依旧不敢有怒色,腆着脸媚笑道:“公孙郎君,怨我们,怨我们,是咱们不懂事,你息怒。”这个叫公孙离的骑将并没有理他们的谄媚,而是直接下了一个命令:“有一股贼军在小辽水的下游乘舟过来了,你两带着各自的甲兵去下游寻他们。”见这两个胡将不动,公孙离才补充了一句:“这次给你记军功。”说完再不搭理这两人,策马离开了。这两个胡将直到这队汉骑离开了,才敢直起腰。这个时候,两人没了刚刚的你死我活,反而互相抱怨:“真要带族人们去下游寻那些敌军?”“去个屁,那个小公孙说话不清不楚的,说一股,那这一股是多少呢?骑军多少?步甲多少?熊的,什么都搞不清楚就让我们去送死。要去你去,我反正是不去!”别看这个扶余将说的硬气,但是看到那个肃慎将闷着头就去召集部下们,此人也只能叹了一口气,随后也去召集了。半个时辰后,当这两人没办法再拖延了,这两将才磨磨蹭蹭的带着五百兵出了营,向着小辽水的下游而去。而对于这一切,远处的公孙离全部看在眼里。直到这些胡兵全部出动,公孙离才骂了句:“这些胡狗一贯偷奸耍滑,想指望彼辈用命真不如指望豚犬。”公孙度的谩骂惹来边上另外一名骑将轻笑:“所以才要让他们物尽其用啊。”说完,两人畅快大笑。说这话的也是公孙将,在他们身后是一支足有两千人的庞大骑军,这是他们公孙家的底蕴。而之所以他们会在这里,全因为柳毅的战死。他们倒不是悲痛于柳毅,而是随着柳毅的战死,辽东军将的格局出现了巨大变化。柳毅是外姓大将的支柱,随着他的倒下,以公孙度这些宗亲将自然是要填补上去的。但这个就需要他们能有拿的出手的军功。所以就有了这么一幕,为了公孙家的荣耀,请这些胡虏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