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馥等人的位次安排或许便是如此。 概而论之,无论是“多为时讳”的王沈,还是具备“良史之才”的陈寿,在历史书写中总不免受到当时环境的影响,令人感慨叹息。 诚如意大利学者克罗齐先生所言: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 这也从正面解释了为何刘馥要呼应曹操,积极备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