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南北朝时代,这种风俗发生异化。彼时同1宗族成员,无论血缘关系如何疏远,北人皆呼为“从亲”,南人则互称“兄弟”,以示亲近。
从可见记载看,谯沛曹氏是1个规模巨大的宗族。曹嵩的同辈亲属,在汉廷出任高官者为数不少。换言之,宋奇的联姻对象可能是诸曹氏中的任意1支。
曹嵩累官至太尉,贵为3公;曹炽累官至侍中、长水校尉。曹鼎亦为尚书令。
(曹)仁祖(曹)褒,颍川太守。父(曹)炽,侍中、长水校尉。--王沈《魏书》
(曹)洪伯父(曹)鼎为尚书令。--王沈《魏书》
曹嵩即曹操之父,曹炽即曹仁、曹纯之父,曹鼎即曹洪伯父。曹仁、曹纯、曹洪皆为曹操的从兄弟,可知曹嵩、曹炽、曹鼎3人平辈。
另外按照《曹休传》引王沈《魏书》的记载,曹休祖父(未详其名)亦曾出任吴郡太守。
(曹)休祖父尝为吴郡太守。--王沈《魏书》
这里插1句,那些说曹操出身庶族的同学,云某划1下重点!
尚书令,在东汉是实际上的丞相!
所以,曹操是国家级领导人家庭出身哦!
曹休是曹操的“族子”,因此曹休的祖父当为曹操的“从父”。因为同1宗族中,血缘关系1定是越早越接近。
曹休字文烈,太祖族子也。--《魏书曹休传》
照此推断,曹休之祖父,无疑也是曹炽、曹鼎的同辈兄弟。换言之,宋奇的联姻对象,有可能是曹炽、曹鼎、曹休祖父之中的任意1家。
其实按《续汉书礼仪志》注引的《汉官仪》来看,宋奇的联姻对象更有可能是曹鼎之女。
《汉官仪》记载,彼时上书册立宋皇后的臣僚中,班次排行第2的是“尚书仆射臣鼎”。
尚书令臣嚣、仆射臣鼎、尚书臣旭、臣乘、臣滂、臣谟、臣诣稽首言:伏惟陛下履乾则坤,动合阴阳。群臣大小咸以长秋宫未定,遵旧依典,章表仍闻,历时乃听。令月吉日,以宋贵人为皇后。--《汉官仪》
虽然未详“臣鼎”的具体姓氏,但按曹鼎出任过“尚书令”的记载看(见王沈《魏书》),他有过尚书仆射(即尚书台副官)的仕宦履历也符合逻辑。
不过鉴于史料的有限性,此处权作推测。其实无论是侍中曹炽、还是尚书令曹鼎,抑或是其余居官的诸曹氏,均有可能是宋奇的联姻对象。
当然,从曹鼎参与册立宋皇后的事件来看,曹氏与宋氏的关系无疑颇为密切,这也侧面导致宋氏覆灭时(178)曹操被连坐免官。
那么,谁是元凶?
答案有清晰记载:中常侍王甫!
阉宦耶!
常侍王甫枉诛勃海王(刘)悝及妃宋氏,(勃海王)妃即(宋)后之姑也。(王)甫恐(宋)后怨之,乃与太中大夫程阿共构言(宋)皇后挟左道祝诅(即巫蛊)。--《后汉书宋皇后纪》
曹操在此事之后,便逐渐与阉宦划分界限,并向清流士人靠拢。
所以,王芬因阉宦王甫得罪过曹操,所以才会拉拢曹操。
党锢之祸,其本质是清流士人与宦官集团的斗争,因此王芬的政治立场显而易见。
曹操虽然出身阉党,但他是倾心于清流集团的(见《让县自明书》)。曹操又曾受过政治迫害,而迫害事件的导火索,便是宦官诬陷宋氏家族。
虽然曹操最终拒绝了王芬的提议,不过可以看出,此时的曹操在清流士人眼中已经不再是纯粹的阉党子弟,而是可以拉拢、团结、争取的对象。
曹操和袁绍同样出身于国家级领导人家庭,又都痛恨阉宦,而且都是很早便居住与洛阳、又有高才的英雄,所以2人惺惺相惜,结下深厚友谊…
诸位大大现在清楚绍、曹2人早期关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