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前情成追忆,奋勇救天子上(3 / 3)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1797 字 2024-07-06

护面积更大,手臂活动更加灵活;但腋下和两胁的防护则不如筩袖铠。

所谓的“人披两铠”,并非穿戴相同形制的甲胄,而是内、外层分别穿戴不同形制的甲胄。

即:内侧穿盆领铠/筩袖铠,外侧套裲裆铠。

这种穿法,就有点儿类似辽、宋时代的“步人甲”。当然,铸造技术和空间设计上、魏晋甲胄肯定不如宋代;但穿搭原理上、2者却1脉相承。

步人甲,详见《武经总要》。

其配件由头鍪、头鍪顿项、披膊和身甲构成。

94版《3国演义》,孙策脱铠甲时,可明显看到身甲,以及肩上的披膊,却没有顿项。

由此可知,汉末3国的“人披两铠”,所披铠甲形制其实不同。内穿筩袖/盆领,外套裲裆/玄甲。

诸位大大若仍有疑惑,可看1下电影《赤壁》的定妆照。

《赤壁》服化道,几乎完全贴合史籍,虽然风格偏西汉,但剧组这种严谨、认真的精神,绝对值得称道!

再鞭1次尸:10版《3国》毫无亮点,尽皆槽点!剧情、人物、对话胡说8道、乱编1通也就算了,秦汉古文中根本没有第3人称,皆以其人、或者名字称呼,这是常识!

这也罢了!

选角不必由云某开骂,重点是,剧组那服化道是什么鬼!

中午有应酬,喝了那么34两,这1章暂且只说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