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作茧终自缚,得道者多助(3 / 5)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3238 字 2024-07-06

之前,云某先抛出1个问题:

曹操起兵,为何不以老家谯县作为根据地?

这是因为,董卓上洛(189)、曹操出逃(190)之后,曹氏(与姻亲夏侯氏)在谯县老家,根本混不下去。部众星散,甚至屡遭追杀。

也就是说,曹操起兵,为谯县老家的亲戚引来灭顶之灾;导致曹氏无法在谯县立足。

史书对此语焉不详,显而易见,又是为尊者讳。

俗话说,大树下面好乘凉。

两汉乡党势力抬头,州郡士族膨胀。太平时节,强宗欺男霸女;大乱之际,地方同姓豪强则化身“宗贼”,横行4虐。“宗族势力”是地方军阀起兵初期、最主要的依靠。

谯县曹氏,自曹腾(曹操祖父)发迹,平步青云;祖孙3代,在朝为官者甚众,堪称地方强宗。

这1点,咱们上1章提过。

曹嵩是曹操老爹。东汉前任太尉(荣誉军委主席)。

如此尊贵的身份,竟然不敢在老家呆着,而是带着小儿子曹德、曹疾避难徐州琅琊(今山东临沂)。

谁知才出狼窝、又入虎穴,徐州刺史陶谦,贪图曹嵩家财,遣贼将【张闿】将曹嵩灭门,取其财货而走。

初,太祖父嵩,去官后还谯,董卓之乱,避难琅邪,为陶谦所害。--《武帝纪》

太祖迎嵩,辎重百余两。陶谦遣都尉张闿将骑2百卫送,闿于泰山华、费间杀嵩。取财物,因奔淮南。--《吴书》

曹嵩,搁在今天算是退休高干加顶级乡绅。昔日,霸王有云:富贵不归乡,如衣锦夜行。

太祖起兵,曹嵩不敢在老家呆着,却东奔千里、冒着被陶谦所杀的风险,入徐州琅琊(今山东临沂)。原因何在?避难琅琊,避何人之难?

我们在探讨这个话题之前,先看看天人将军曹仁。

曹仁,太祖从弟。登场时在淮河、泗水1带做流氓。手下聚集了千余地痞,专干那打家劫舍的勾当。

曹仁字子孝,太祖从弟也。少好弓马弋猎。后豪杰并起,仁亦阴结少年,得千馀人,周旋淮、泗之间。--《魏书9》

少年,即轻薄少年、恶少年、无赖子。地痞流氓之意。

淮河泗水,在徐州、扬州附近;离曹氏老家谯县甚远。曹仁不在老家起兵,却远渡江淮,向东南方流浪百里,原因何在?

须知,刘备1介织席贩履之徒、破落宗室,起兵招募徒众的地点,也在其老家幽州涿郡。

当然,因涿郡刘氏支脉疏远,且多胆小避祸,故刘备阵营中同宗者甚少。

注:刘备阵营同宗可考者,仅刘琰1人。还是联宗,且为豫州鲁国人。

叔父(刘)子敬谓(备)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蜀书2》

(关羽)亡命奔涿郡。先主於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蜀书6》

豪强起兵时,在老家就近募兵,这几乎是不成文的规矩。

曹仁背井离乡,转战千里,背后1定有不得已的苦衷。

呵呵,云某再卖个关子,咱们再看看“家徒4壁”夏侯渊。

夏侯渊是曹操襟弟,娶了曹操的妻妹小丁氏。

曹操曾在老家犯法,夏侯渊替曹操扛的雷、蹲的号子。哥俩好、发大财。夏侯渊大财没怎么发,大牢倒是没少蹲。

渊妻,太祖内妹。太祖居家,曾有县官事,渊代引重罪。--《魏书9》

曹操起兵时,夏侯渊留在谯沛老家。他和曹操沾亲带故的下场是什么呢?

夏侯渊的儿子竟因吃不饱饭,活活饿死了。

时兖、豫大乱。渊以饥乏,弃其幼子,而活亡弟孤女。--《魏略》

而夏侯渊省下的粮食,喂养的侄子(夏侯尚)和侄女儿,下场也颇凄凉。

夏侯尚还好,跟着叔叔夏侯渊从军去了。

夏侯尚的堂妹可倒霉了,大户人家的小姐,竟然在老家、穷的出去捡柴火补贴家用,不幸被前来抢劫的【张飞】看中,掠走做了压寨夫人。时年不满十4。这还是按照东汉的计算方式。按今天标准,实岁不满十2。

霸从妹年十34,在本郡,出行樵采,为张飞所得。飞知其良家女,遂以为妻。--《魏略》

张飞这厮,搁今天得按强奸罪枪毙。

嘉平元年(249),半个世纪之后;夏侯渊的儿子夏侯霸,因政治原因(高平陵事变曹爽被诛)投降蜀汉。刘禅拉着儿子的小手,对夏侯霸说:

“这是咱夏侯氏的外甥。”

刘禅与(霸)相见,指其子云:“此夏侯氏之甥也。”--《魏略》

为啥呢?因为刘禅娶的是张飞的女儿,张皇后生母是夏侯氏。

注:刘禅太子生母实际为王贵人。但两任皇后皆张飞女,故大小张皇后以嫡母身份抚育诸子,刘禅称太子为夏侯氏之甥,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