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塞外闻鹤唳,中原驰铁骑终(4 / 4)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2805 字 11个月前

于曹丕口中的“石蜜”,就是今天的冰糖。

3国时代中国没有固态糖,只有“饴糖”,即麦芽糖,是蜂蜜状的液态糖浆。

有趣的是,3国时代的蜀人,特别喜欢吃饴糖,与今日嗜辣的习惯完全不同。

辣椒传入中国是在明代,加上明末清初的战乱,导致川蜀人口比例失衡,最终“湖广填4川”。

川蜀人士的口味,也便呈现出全新的风貌。

3国时代的常见饮料,有茶与酒。

酒是流行全国的饮品,茶则是兴于南方的雅俗。

胡人则喜欢饮“酪”,即乳制品。

不过在3国时代饮酪的风气并不普遍,可能与神州“乳糖不耐受”的体质有关。

关于“饮酒”的记载,多不胜数。

3曹、刘备、孙权乃至魏晋人士、尤其是玄学名士,皆嗜酒。

这群酒徒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无数风流逸事,脍炙人口。

在此便不再赘述。

关于“饮茶”的记载,有吴国史官韦曜“饮茶代酒”的典故传世。

不过随着韦曜的失宠,“饮茶代酒”的特权也被随之剥夺。

(韦)曜素饮酒不过2升,初见礼异时,常为裁减,或密赐茶荈以当酒。--《吴书韦曜传》

饮茶的习俗,在魏晋开始扩大化,到南北朝时,已蔚然成风。

不过因为北朝多为胡人政权,故鄙视茶茗,将其蔑称为“酪奴”。

即北国之酪(乳制品),胜过南国之茶。

(北魏)高祖怪之,谓(王)肃曰:“卿中国之味也,羊肉何如鱼羹,茗饮何如酪浆?”肃对曰:“……唯茗(茶)不中,与酪作奴。”--《洛阳伽蓝记》

可笑的是,酪本是中原人所蔑视的饮品。昔日汉朝细君公主远嫁乌孙,吃不到家乡食物,而悲歌长啸曰:

吾家嫁我兮天1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悲愁歌》

可见两汉时代,在中原王朝心中,酪为贱,酒为贵。

然而随着鼎祚更替、强弱易主,偏安东南的6朝(吴晋宋齐梁陈),反倒被北国的胡人政权所鄙夷。

南朝的“香茗”,便成了北人口中的“酪奴”。

所以说,饮食文化哪有什么高下之分,不过是政治实力的体现罢了。

大航海时代若是中国引领,那现在全世界都得学着用筷子。

当然,世界也必然不会有如此多的血腥和暴力。

唉!虽然云某极佩服朱重8,却真心瞧不起大明朝那些多如犬的犬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