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交,3中其臂,左右大笑。--《典论自叙》
不出意外,邓展很识趣儿地输掉了决斗,满座欢笑,尽兴而还。
彼时的曹丕是魏王世子,尊贵无比;
邓展只是1介武夫,当然不敢放4。
曹丕对此心知肚明,因此才敢借酒使性。
在曹丕与邓展“以蔗代剑”的事迹中,甘蔗只是佐酒俗物,但“魏晋职场文化”却显露无疑。
(6)龙眼
龙眼与甘蔗相似,亦属交州特产。
彼时孙权向曹丕进贡,瓜果类有“奇果,蕉、邪、龙眼之属”,异宝类则有“明珠、大贝、流离、翡翠、玳瑁、犀、象之珍”。
有趣的是,曹丕对于上述奢侈品兴致有限,反倒是对“斗鸭”与“长鸣鸡”更感兴趣。
是岁,魏文帝遣使求雀头香、大贝、明珠、象牙、犀角、玳瑁、孔雀、翡翠、斗鸭、长鸣鸡。--《江表传》
这大概与曹丕的个人癖好有关。
昔日王粲身死,曹丕便亲临墓前,“作驴鸣”,1众皆惊。
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粲)好驴鸣,可各作1声以送之。”赴客皆1作驴鸣。--《世说新语》
在谢承《后汉书》中,称“交趾7郡献龙眼”。
而《广志》中则描绘,龙眼“大如酸枣,纯甘无酸”,将其列作甘果中的佳品。
交阯7郡献龙眼。--谢承《后汉书》
(龙眼)子大如酸枣,色异,纯甘无酸。--《广志》
谢承是吴国外戚,孙权谢夫人之弟,可见龙眼甘甜可口,颇得名士倾心。
(7)荔枝
荔枝与龙眼、甘蔗相似,亦是交州特产。
《后汉书》曾提到“南海献龙眼、荔枝”,《广志》中亦称“龙眼树叶似荔枝,蔓延缘木生”,《广州记》亦提到“龙眼子似荔枝”。
史书将荔枝与龙眼并列,可见其亦为甘果上品。
(8)葡萄
葡萄是西域供品,极为稀有。
昔日右扶风人孟他,以“葡萄酒”贿赂中常侍张让,竟得授凉州刺史。
可见葡萄之珍奇。
(孟)他又以蒲桃酒1斛遗(张)让,即拜凉州刺史。--《3辅决录注》
曹丕作为彼时的最高统治阶级,自然是可以经常吃到葡萄的。
他亲自为葡萄撰文作赋,称其“脆而不酸,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渴”。
朱夏涉秋,尚有余暑,醉酒宿醒,掩露而食。脆而不酸,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渴。--《太平御览》载《魏文帝诏》
寥寥数语,将葡萄之味,描绘得淋漓尽致。
可见曹丕的文豪之名,绝非虚言。
曹丕还意味深长地揶揄,称“西国葡萄石蜜,远胜南国龙眼荔枝”。
南方龙眼、荔支,宁比西国葡萄、石蜜?--《与朝臣诏》
其实曹丕是在指桑骂槐,痛斥孙权“降而复叛、忘恩负义”。
可见水果在文学史上,也经常扮演着“借物抒情”的角色。
本章先到这里,下1章,咱们聊聊汉末3国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