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光阴疾似箭,天高风云淡中(4 / 4)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2701 字 11个月前

想法,论年资高低、论子嗣长幼,她都应该荣登后位,至于其子曹叡则是储君的不2之选。

可惜,甄姬低估了郭女王的本事,更不该触碰到曹丕的逆鳞:曹丕最恨妇人干政。

孝子丕在黄初3年(222)9月,即赐死甄氏之翌年,便下诏怒斥“夫妇人与政,乱之本也”。

其人甚至立下祖训:

“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若有违背者,“天下共诛之”。

如此言辞,可谓凶厉至极也。

9月甲午,诏曰:“夫妇人与政,乱之本也。自今以后,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以此诏传后世,若有背违,天下共诛之。”--《魏书文帝纪》

从时间背景上看,曹丕此言虽是针对其母卞太后(卞氏彼时回护曹植,令曹丕难堪),但也未尝不是对甄氏故迹的迁怒。

时(文)帝欲治弟(曹)植之罪,偪于太后,但加贬爵。--《魏书周宣传》

正缘于此,甄氏赐死之后,曹叡旋即失宠。

可怜的娃从“生而太祖爱之,常令在左右”的尊贵待遇,1夜跌落到“以其母诛,故未建为嗣”的凄凉境地…

甚至,这可怜孩子被迫低调行事,不与朝臣往来,直至曹丕“病笃”,才被“立为皇太子”。

(明)帝与朝士素不接。--《魏晋世语》

(曹叡)以其母诛,故未建为嗣。7年夏5月,(文)帝病笃,乃立为皇太子。--《魏书明帝纪》

毫无疑问,甄氏的妒忌、干政之风,既害了身家性命,也险些连累爱子。

众所周知,历朝之废储,鲜有善果。

从某种意义上看,曹叡能够跌跌撞撞地登基,也得益于曹丕的短寿。

但即使在曹丕短寿的情况下,曹叡的地位也并不稳固。

因为,曹丕曾1度考虑过立庶子曹礼为嗣,曹叡的处境,凶险1至于斯焉。

文帝始以(明)帝不悦,有意欲以他姬子京兆王(曹礼)为嗣,故久不拜太子。--《魏略》

甄姬之死的另1原因,即源自她与陈思王曹植的暧昧关系。

关于此事,咱们下1章详细说1说。

整理论据、展开论述不易,且近期云某杂事较多,故作者的话篇幅,将较先前略短,请诸君见谅。

总而言之,曹叡1生不幸,几乎皆源自于甄姬…

唉!云某不胜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