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阜传》记载的传主预言官渡之战胜败,并夸奖曹操“雄才远略,决机无疑”,应该也是类似情况,意在“专美传主”,可信度同样值得审视。
或者可以直接说,这是事后倒推的附会之言。
这与荥阳之战颇为相似。
关右诸将问袁、曹胜败孰在,(杨)阜曰:“袁公宽而不断,好谋而少决……曹公有雄才远略,决机无疑……必能济大事者也。”--《魏书杨阜传》
上面这段话,诸君完全可以视为大放特喵的狗屁!
显而易见,这又是狗贼王沈的杰作。
从可见史料看,杨阜等人叛乱的核心原因,主要在于马超损害了凉州豪强的利益。
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名来利往嘛!
马超统治凉州时“强而无信,见得不思义”,导致“1州士大夫皆蒙其耻”。
甚至连杨阜的堂弟杨岳,也被马超投入大牢,受尽折辱。
马超背父叛君,虐杀州将,岂独阜之忧责,1州士大夫皆蒙其耻。--《魏书杨阜传》
(杨阜)使从弟(杨)岳于城上作偃月营,与超接战……超入,拘(杨)岳于冀。--《魏书杨阜传》
因此心怀不满的凉州大族,便私下结成党羽,决心驱逐马超,重归故主。
天水杨阜、姜隐、赵昂、尹奉、姚琼、孔信;
武都李俊、王灵,安定梁宽、南安赵衢、庞恭等人均在其中。
(姜)叙母慨然,敕叙从(杨)阜计。计定,外与乡人姜隐、赵昂、尹奉、姚琼、孔信、武都人李俊、王灵结谋,定讨超约,使从弟谟至冀语岳,并结安定梁宽、南安赵衢、庞恭等。--《魏书杨阜传》
按《魏略》记载,“天水旧有姜、阎、任、赵4姓,常推于郡中”,可知姜隐、赵昂都是天水巨族。
至于南安庞恭,大约是庞德的同族,因为庞德出身南安狟道。
庞德字令明,南安狟道人也。--《魏书庞德传》
由此可见,不仅是凉州大族反对马超,就连马超自己的心腹之中,也生出了许多心怀异志之人。
以南安庞氏为例,庞柔跟随马超入蜀,降了刘备(214),庞德则滞留汉中降了曹操(215),庞恭则早在建安十8年(213)就跟随杨阜1并谋害马超。
马超在凉州的统战工作之失败,由此可见1斑。
本章先到这里。
还是那句话,站在凉州豪族的角度:
嘴里都是主义,心里都是生意啊!
站在马超角度:
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