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银河星光灿,明月照我还2(3 / 3)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1947 字 12个月前

彼时的刘协,大概对吕布的无奈,才始有体会吧?

吕布“西迎大驾、光复洛阳”的政治任务,是常被读者忽略的重要线索。

即使注意到这点,往往也被当作吕布的“夸口浮言”。

如果考虑到刘协彼时“被关中诸将挟制”的处境,可知其确实有“逃归关东”的动机。

因此长安城破前,“仪同3司、共秉朝政”的吕布,接受皇帝密旨、便合乎情理。

然而刘协对洛阳的情况却不甚了了。

因为刘协西迁时(190),洛阳依旧是繁华帝都;但吕布西迁时(191),洛阳已被夷为平地。

认知的差异,导致吕布虽然“接受诏命”,却不可能真正“履行职责”。

毕竟吕布是军人,又不是工头儿。“函谷闭关”的情况下,欲重返关中、已难如登天;欲重建洛阳,又谈何容易?

吕布面临的另1个障碍,则是关东诸侯自立天子。

虽然刘虞心怀畏惧,对“帝号”拒而不受;但这并不影响刘虞继续与袁绍合纵,更不影响袁绍假借刘虞之名、给手下加官进爵。

绍等复劝(刘)虞领尚书事,承制封拜,虞又不听,然犹与绍等连和。--《魏书8公孙瓒传》

可以讲,在“关东自立天子”的恶劣环境下,怀揣刘协诏书的吕布,看起来更像个滑稽丑角。

太祖领兖州牧,始遣使上书。傕、汜等以为“关东欲自立天子,今曹操虽有使命,非其至实”。--《魏书十3钟繇传》

职位虽自上授予、权力却由下而来。没有马仔捧场的大佬,无异光杆司令。因此,吕布自关中带出的“御笔黄绢”,在关东人眼中,根本是废纸1张。

昔日谭嗣同有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此话亦道出吕布的窘境。即:要兵无兵、要地无地,甚至唯1的倚仗(天子诏书)也因“关东自立天子”而作废。

最终“仪同3司、共秉朝政”的关中栋梁,竟不免沦为关东军阀的走狗爪牙;先后替2袁、陈宫、刘备等人助拳。反把天子御书抛诸脑后,作笑天下。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信矣!

谭君虽然“无力回天”,毕竟“死得其所”。

而飞将吕布,虽肩负皇命,却在时代的洪流下,随之沉浮,浑浑噩噩地挣扎,心有不甘地死去,空留1声叹息。

云某每思及此事,亦总难免仰天长叹!

今日有1个其他项目兄弟过来协助,云某要请此君小酌1杯,故而这两章略显仓促,诸君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