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襄阳诣刘表,暗中使阴招终(3 / 3)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2028 字 11个月前

。--《襄阳耆旧传》

(蔡)瑁家在蔡洲上,屋宇甚好,4墙皆以青石结角,婢妾数百人,别业45十处。--《襄阳耆旧传》

为了保全既得利益,蔡瑁对归顺曹操,也是极为上心。

刘表尸骨未寒之际(208),蔡、蒯、韩、邓、桓、刘等荆楚世家,便急匆匆迎接曹操入主荆州,以至“封侯者十5人”,显贵无比。

太祖以琮为青州刺史、封列侯。蒯越等侯者十5人。(蒯)越为光禄勋;(韩)嵩,大鸿胪;(邓)羲,侍中;(刘)先,尚书令;其馀多至大官。--《魏书刘表传》

迎立曹操者,又有侨寓人士中的耆老勋旧。比如傅巽(凉州北地)、王粲(兖州山阳)、裴潜(司隶河东)等人。

考虑到赵俨、杜畿等曹魏勋臣昔日亦曾客居荆州,侨寓人士的整体态度,可见1斑。

刘表晚年“首鼠两端”乃至“以静制动”的荒谬行径,除了年老志衰、谨慎小心之外,也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荆楚大族。

在土著豪强“心向曹魏”的背景下,刘表不敢贸然轻动,避免因过激的军事行动而激起变乱。

这也能侧面解释,为何镇压张羡之乱(198-200),荆州上下可以齐心协力。

因为张羡在荆南叛乱,损害到荆楚大族的本地利益,故大族能与刘表齐心合力。

长沙太守张羡叛表,表围之连年不下。羡病死,长沙复立其子(张)怿,表遂攻并怿,南收0、桂,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馀万。--《魏书刘表传》

当然,这也能解释,为何刘备北伐曹魏(202),出师告捷,却不了了之。

因为“北伐”仅仅是刘备1人的意志,荆楚大族对于劳师远征毫无兴趣,他们甚至可能担心刘备“不识抬举”而激怒曹操,影响将来的“和平统1”。

荆州这种情况,与孙吴政权“内战齐心合力、外战相互拆台”是如出1辙的。

赤壁防御战,吴军以寡击众。

合肥攻坚战,吴军十万甲兵被张辽8百死士所破,孙权也险些毙命浮桥之下。

荆楚士族的心态,可以归纳为“我真有1头牛”…

尽管这个梗非常古老。

保护自家的私有财产,人人奋勇争先。

而对于火中取栗、为他人做嫁衣(比如刘备北伐),荆州豪族便显得特别懈怠冷漠了。

所以还是那句话:嘴上全是主义,心中都是生意。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