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合力取江夏,壮士终返家1(3 / 3)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1826 字 11个月前

不若也。”--《魏书刘表传》

历来往往将视角放在傅巽的言论逻辑上,却忽略了傅巽的身份。

傅巽出身凉州北地,属于外州代表;

其人也是降曹之后“封侯者十5人”中唯1见于记载的“非荆州籍士人”。

由傅巽出面劝降,其实是1种政治表态…

即明确告诉刘琮,荆州的领导班子中,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决心归顺。

因此刘琮面对如此局面,是降也得降,不降也得降。

其个人的抵抗意志,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咱们就刘琮归降前夜,荆州集团的内部分歧,论述其现实成因与背后逻辑。

其实…

荆州的战与降,刘琮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刘琮虽然贵为刘表之子,记载却完全散佚,无论是《3国志》还是《后汉书》都未予立传。

在《襄阳记》1类的地方志中,也基本找不到刘琮的相关记载,乃至连“表字”都失考了。南朝颜之推论及此事,曾概述为“刘表宗族倾覆”。

刘表之倾宗覆族,袁绍之地裂兵亡,可为灵龟明鉴也。--《颜氏家训教子第2》

刘琮在荆州执政时间极短,刘表8月刚死,曹操9月就兵临城下,因此刘琮的作用与影响,非常有限。

秋7月,(曹)公南征刘表。8月,(刘)表卒,其子(刘)琮代,屯襄阳,刘备屯樊。9月,公到新野,琮遂降。--《魏书武帝纪》

下1章,咱们聊1聊刘琮的实际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