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寿县,改为“魏寿县”。还煞有介事地封太尉贾诩为“魏寿乡侯”。
文帝即位,以(贾)诩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魏书贾诩传》
这种自欺欺人的把戏,与当年曹操假借汉廷名目,封刘备为“宜城亭侯”(宜城县彼时属刘表)的行径如出1辙。
未知是否出于“明正法统”的考虑,在失去了荆州武陵汉寿县之后,刘备将益州广汉郡的“葭萌县”改为“汉寿县”。
晋寿县本葭萌城,刘氏(指刘备)更曰汉寿。--《华阳国志》
换言之,荆州武陵的汉寿,分别成了吴寿与魏寿;益州广汉的葭萌,则成了汉寿。
晋朝统1后,又把西蜀的“汉寿”(旧葭萌)改为“晋寿”,把东吴的“吴寿”(旧汉寿)改回“汉寿”,完成了1次奇妙的循环。
可见遥领、虚封与擅署名目,在历史舞台上往往扮演着重要角色。探究其始末变迁,不觉令人莞尔1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