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英雄遭算计,虎女返江东下(4 / 4)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2698 字 11个月前

实际当为初平2年(191)。关于孙坚卒年,史家已有定论,我之前在孙策系列中亦有详述,便不再赘言。

换言之,孙坚从北上讨董到战败被杀,前后实际不足两年(189-191),确实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总结1下:

咱们主要就孙坚在初平初年的动向,来探讨其幕后始末。

身为长沙太守,孙坚的辖区距离洛阳过于遥远,因此其参与讨董,实际出于多种考虑。

其中,与臧旻父子的交情,与仇敌董卓的宿怨,均是孙坚北上的重要因素。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孙坚打算趁乱夺占荆州,谋求割据。

在武陵太守曹寅、江夏太守刘祥的帮助下,孙坚先后诱杀了荆州刺史王叡与南阳太守张咨。

但寒门武夫出身的孙坚,与地方士族豪强格格不入,最终荆州大姓奋起反扑,杀掉孙坚盟友刘祥,再度倒向了士族怀抱。

南郡倒向了刘表,而南阳则倒向了袁术。

1夜间沦为赤贫的孙坚,只好委质袁术,成了门阀麾下的打手与走狗。

因为南阳郡特殊的地缘环境,注定了袁术集团只能北上豫州或南下荆州…

因为西边就是董卓老贼的关中。

结果北上豫州的计划,被袁绍阻挠;

而南下荆州的尝试,则被刘表粉碎,孙坚“豕突狼奔”的剧本,也随着黄祖的流箭,骤然谢幕。

孙坚与袁术的合纵理由,云某之前1直认为是气类相通,毕竟2者都以“气侠武勇”闻名。

袁术字公路,司空逢子,绍之从弟也。以侠气闻。--《后汉书袁术传》

孙坚勇挚刚毅,孤微发迹,导温戮卓,山陵杜塞。--《吴书孙破虏传》

但如果将视野放宽,从利益角度思考,其实地缘环境(南阳位置)与身份冲突(士庶分立),可能才是孙坚与袁术合作的现实基础。

孙坚身份低微、名望不足,必须依赖名门嫡子袁术的名望和人脉关系;

而袁术也确确实实需要孙坚这头“江东猛虎”为其人攻城掠地。

2者,其实是共生关系。

无家可归的孙坚,与避难出走的袁术,1文1武,1贵1贱,本来并无交集,却被特殊的环境捏合在1起。

这大概是1种命运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