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许都运帷幄,江夏谋千里5(3 / 3)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2126 字 2024-07-15

于是赵旻狡黠1笑。

“叔父大人不必忧虑,江东内部矛盾重重,吴侯若失江夏,短期内必无力、更无大义之名再次西进;旻所虑者,惟刘玄德耳!”

荀彧再次蹙起眉头。

赵旻既然已定好应对刘备的对策,便不会再说担心刘备,所以很显然,赵旻另有他意。

“阿旻此话怎讲?”

【作者题外话】:关于国医那些东西,咱们略过不提。

图片,所以诸君若有意了解江夏郡地图,可查阅云梦泽词条。

云某无意中发现,云梦泽词条之中,有东汉江夏郡的地图。

苟哥与黄祖心照不宣,这俩老银币1起布了1盘很大的棋局。

这1章,咱们聊1聊3国时期的谍战。

3国初年,魏吴之间曾发生过数起“用间”与“反间”的情报斗争,最终以魏国间谍隐蕃被孙权诛杀而告终。

由于魏、吴两国对此均讳莫如深,因此留下的相关记载极少。

不过从残存的吉光片羽中,依然可以大致还原事件原貌。

概而论之,隐蕃是魏国向东吴派遣的间谍,其任务是打入孙吴宫廷,并借用职权之便在东吴制造政治混乱。

隐蕃南下东吴,并非魏国主动挑衅,而是对东吴离间行径的反击。

吴黄龙元年(229)孙权令胡综拟写书文,诬告曹魏重臣吴质图谋叛乱。

吴质因此遭到曹叡猜忌,被召还洛阳。

时魏降人或云魏都督河北振威将军吴质,颇见猜疑,(胡)综乃伪为(吴)质作降文3条。--《吴书胡综传》

丑侯吴质是魏室重臣,官至振威将军(《晋书》作镇北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

他与曹丕交厚,号为“4友”。

其他3人是司马懿、陈群和朱铄。这哥4个没1个好东西!

云某坦承:本书中,陈群的人设与史实严重不符。

吴质,济阴人,以文才为文帝所善,官至振威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魏书王粲传-附传》

但彼时(229)曹丕已死,曹叡登基未久,因此孙权借魏室皇位更迭的敏感时期,进行离间活动。

吴质被召还洛阳不久,便转任侍中。侍中是“陪王伴驾、应对左右”的近臣,可见吴质并未失宠。

此文既流行,而(吴)质已入(洛阳)为侍中矣。--《吴书胡综传》

侍中,比2千石。本注曰:无员。掌侍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对。--《续汉书百官志》

虽然侍中的秩阶(比2千石)低于将军(2千石),但曹丕曾经规定,出镇州郡者,必须先经过“京官”的历练。可见曹叡依然考虑过再度重用吴质。

天下之士,欲使皆先历散骑(指“散骑常侍”1类的清贵冗散),然后出据州郡,是吾(指曹丕)本意也。--《魏名臣奏》

注意:散骑常侍与侍中的品秩、员额、执掌完全相同,唯服饰略有差异。

散骑常侍为“右貂金蝉”,侍中为“左貂金蝉”。

史源见《通典》,相关论述见黄惠贤《曹魏侍中机构的发展和变化》。

注意:在两晋,散骑常侍1职,渐渐变为9品官人法中,上3品门阀的禁脔。

吴质虽然没能再得到外放的机会,但在洛阳得以善终。

由此可知,经过内部调查,曹魏已经发现所谓的“吴质谋反”实是东吴的离间计。

作为回礼,曹叡遂发起情报反击战,于翌年(230)向东吴派遣间谍,进行政治破坏。

而彼时,充当间谍的人物,正是隐蕃。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