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逢君多苦劝,落子弈棋盘5(4 / 5)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3722 字 11个月前

粗通文墨,刚刚脱盲。

他与当年的刘秀差不多。

刘秀的文化水平是:略通大义。

王莽天凤中,(刘秀)乃之长安,受《尚书》,略通大义。--《后汉书光武帝纪》

刘备的文化程度、比公孙瓒更差:不甚乐读书。

毫无疑问,刘备在洛阳的游学经历(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就是1个落魄远支宗室子弟的“流氓成长史”。

洛阳虽好,终非久恋之地。

盘缠是有限的,用光了就得回家了。刘备虽然学无所成,总算粗识几个大字、摘掉了文盲的帽子。

回了涿县老家的刘备,此时应已成年(即2十岁弱冠)。

成了男子汉,就得自谋生路了。

个人奋斗,总归是有限的;因为还要考虑时代的进程。

灵帝朝腐朽衰败,流民遍地。刘备回想起在洛阳认识的哥们儿曹操,人家老爹是太尉,尚且仕途不顺;自己1介远房宗室,身无1技之长,又不学无术,靠什么吃饭?难道继续编织牦牛尾巴,开刘氏连锁店?

启动资金早被自己在洛阳挥霍1空,钱从哪儿来?

俗话说,穷生奸计,富长良心。此时的刘备,再不是当年背井离乡的天真少年。

洛阳游学数载,见惯了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交结了公孙瓒、曹操这样的权贵朋友,刘备的心,已经野了。

桓灵时代,地方秩序崩毁,邪教蔓延、流贼丛生;此时离黄巾之乱爆发,还剩不足3年。

为了维护地方治安,许多地区自发成立、或雇佣流民武装,类似后世的团练。这玩意儿在东汉叫“郡贼”;在民国时叫“保安团”,指靠出卖武力,收取保护费的土匪集团。

这种组织有个学术上的专有名词:“坐寇”。

即扎根特定地区,对治下百姓人户进行管理统治的组织。与“流寇”相对。

因为“坐寇”要长期生存,所以对地方的压迫程度有限。保证了既能从当地百姓头上收钱,税率又不至于吓跑当地百姓。故“坐寇”的实质,就是“灰色政府”的雏形。

经济学家小奥尔森(ancur oln jr)曾提出过1个著名论断,即:

政权的建立,起源于“流寇”向“坐寇”的转化。

刘备在涿县老家,打着自己“洛阳游学生”的名号,类似《围城》的方鸿渐,靠着当时信息不灵、群众受教育程度低下的大环境,招募徒众,组建了私人武装集团…俗称地方黑恶势力。

关羽和张飞,就是此时加入刘记黑帮的。

先主於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蜀书6》

为之御侮。

按先主传时间线,此时黄巾之乱(184)尚未爆发。“御侮”。抵御谁的外侮?

抵御幽州涿郡“其他黑帮”的外侮。

关羽、张飞,有点儿类似铁牛儿在宋江身边的角色定位。刘备出去和其他老大谈判,关张则腰怀利刃;大哥给个眼色,关张就拔刀相向,血腥火并。

关张之胆色、武艺,就是靠早期在涿县跟着刘备砍人时练出来的。

《华阳国志》对刘备集团的性质、以及关张的角色定位,解释得更为清晰。

河东关羽云长、同郡张飞益德,并以壮烈为(先主)御侮。--《华阳国志》

《华阳国志》比《3国志》多了“壮烈”2字。

什么是壮烈?

东汉语境下,年轻后生敢杀人就是壮烈。

泰山臧霸,其父臧戒贪赃枉法,被拉去枪毙。霸时年十8,领流氓地痞劫法场,杀人亡命。

史书称之曰:壮。

霸年十8,将客数十人径於费西山中要夺之,送者莫敢动,因与父俱亡命东海,由是以勇壮闻。--《魏书十8》

谯沛夏侯惇,其师受辱。惇时年十4,拔刀斩之,亡命天涯。

史书称之曰:烈。

(惇)年十4,就师学,人有辱其师者,惇杀之,由是以烈气闻。--《魏书9》

关羽、张飞以“壮烈”为刘备御侮。写得再明白不过了。

关羽登场是啥身份?

他是国家级通缉要犯,在老家山西(司隶校尉河东郡解县,即今运城市)犯了人命官司,逃到涿县避难。

为掩人耳目,其人连自己的字都改了:本字“长生”,改字“云长”。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蜀书6》

凭这种黑道资历,关羽毫无疑问地成了“刘记黑帮”的头号打手。

刘备老乡张飞,也是个不安分的流氓青年。

他非常羡慕关羽,遂拜羽为兄,专心练胆儿、钻研打架斗殴经验。

张飞字益德,涿郡人也,少与关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