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逢君多苦劝,落子弈棋盘7(4 / 4)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2991 字 11个月前

(袁)术从兄(袁)绍用会稽周昂为9江太守,绍与术不协,术遣(孙)贲攻破(周)昂于阴陵。--《吴书孙贲传》

(袁)术败于封丘,南向寿春。(陈)瑀拒术不纳。(袁)术退保阴陵,更合军(当为孙贲军)攻(陈)瑀,瑀惧,走归下邳。--《英雄记》

孙贲以骁勇闻名,与“尚气侠”的袁术自然十分相投。他接受了袁术表奏的豫州刺史,代替孙坚为其征伐。孙坚族子孙香,也“为袁术驱驰”。

(袁)术表(孙)贲领豫州刺史,转丹阳都尉,行征虏将军,讨平山越。--《吴书孙贲传》

(孙)香从(孙)坚征伐有功,拜郎中。后为袁术驱驰,加征南将军,死于寿春。--韦曜《吴书》

继续谈黑山军。

从黑山内部的实际状况(人众百万)看,基本各自为战,张燕不过是黑山联盟的名义首领。而张燕这个总帅,在灵帝朝曾接受汉廷招安,官职恰好是“平难中郎将”。

灵帝不能征,河北诸郡被其害。(张)燕遣人至京都乞降,拜燕平难中郎将。--《魏书8张燕传》

陶升被袁绍表奏的“建义中郎将”,与张燕的“平难中郎将”职级相同,且皆为杂号。无疑是袁绍对黑山内部的分化。

注:曹操后来有样学样,表奏刘璋为振威将军,璋兄刘瑁为平寇将军,导致刘瑁“狂疾暴死”。

陶升相当于袁绍拥立的“新任黑山盟主”,与张燕分庭抗礼。

注意:陶升的性质与“刘虞之于刘协”类似。

这里,咱们聊1聊壶寿。

黑山军内部裹挟进1个奇怪的人,叫壶寿。

这个壶寿身份较特殊,是长安伪政府任命的“冀州刺史”。

袁绍之杀冀州牧壶寿,袁术之杀扬州刺史陈温,李术之杀扬州刺史严象,刘备之杀徐州刺史车胄,比比皆是。天下大乱,互相残杀,纲纪荡然,可哀也已。--《通鉴》

此时袁绍恰恰自领冀州刺史,而袁绍阵营拥立刘虞,不朝献帝。

毫无疑问,壶寿是李傕、郭汜等人在关东地区安插的“人形楔子”。

其人与袁绍系的曹操、袁遗;袁术系的孙贲、吴景;公孙瓒系的严纲、田楷等人是1个作用,都是“申明主权”所用的棋子儿。

注意:孙贲,袁术系豫州刺史;

吴景,袁术系丹阳太守。

严纲,公孙瓒系冀州刺史;田楷,公孙瓒系青州刺史。

袁术出身豫州,避嫌而不知足,竟自领2州(徐州伯、杨州牧),贪欲逼人。

关中系冀州刺史壶寿,投奔黑山贼,乍看之下颇为怪异,其实也在情理中。

与袁绍做对的黑山总帅张燕,挂着灵帝敕封的“平难中郎将”。

而关中军阀拥立的刘协,恰恰是灵帝幼子。

故壶寿完全可以凭此关系(灵帝父子)与黑山军牵线搭桥。

反倒是关东军拥立的刘虞,本皇室支属,昭穆疏远,无法与灵帝系的黑山军攀附关系。故2者视同寇仇。

联系建安元年(196)曹操上洛,大杀朝臣,亦可窥见端倪。洛阳宫变中,汉廷尚书冯硕,侍中台崇(1作“壶崇”)1并诛死。

镇东将军曹操自领司隶校尉,录尚书事。曹操杀侍中台崇、尚书冯硕等。--《后汉书卷9-孝献帝纪》

注意:“壶”与“台”的繁体写法极为接近,推测“壶崇”为是。

以姓名推断,壶崇与壶寿大概有亲属关系,是曹操-袁绍阵营的死敌。壶崇之死,反映了关东军与关中军势力对抗的外在延续。

以上即“黑山陶升事件”背后暗藏的两大阵营分野。

骑墙派陶升,先随于毒攻陷邺城,囚禁袁绍家属;又携绍家属出奔,改投袁绍。

其1系列反常举动,反映了黑山军内部的分裂状况。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