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中原诸业盛,卫府复出征6(3 / 3)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2000 字 11个月前

”的开端,而是这种行为的高潮阶段。

以东汉的腐朽统治来看,局部的“人相食”事件,至少在光和年间(178-184)已经6续发生,中平元年(184)的张角之乱,其实就是统治崩溃的极端反映。

中平元年,黄巾贼张角等立3十6方,起兵烧郡国,山东7州,处处应角。--《后汉书5行志》

应该说,黄巾党徒盘踞的诸多州郡中,必然或多或少存在过“人相食”的惨剧。

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封建王朝,统治崩溃的导火索,往往就是粮食危机。从《后汉书灵帝纪》中的灾害记载看,兖、豫、青、徐应该是“人相食”的重灾区。

(中平5年)冬十月,青、徐黄巾复起,寇郡县。--《后汉书灵帝纪》

受灾严重的地区,灾民也往往最为彪悍,比如王沈《魏书》便称青徐黄巾“为贼久,兵皆精悍”。

(青徐)黄巾为贼久,数乘胜,兵皆精悍。--王沈《魏书》

初平3年(192)青、徐黄巾席卷兖州,兖州刺史刘岱、任城国相郑遂、济北国相鲍信先后被击毙,灾民的战斗力令人惊骇。

青州黄巾众百万,入兖州,杀任城相郑遂,转入东平。(刺史)刘岱欲击之……为(黄巾)所杀……(鲍信)遂进兵击黄巾于寿张东。(鲍)信力战斗死。--《魏书武帝纪》

不难理解,求生欲的驱使下,人类会激发本能的兽性。

青徐黄巾北上,实际始自初平2年(191)。第1次北进尝试,被渤海太守公孙范、奋武将军公孙瓒、泰山太守应劭合力阻击;翌年(192)青徐黄巾再度北上,冲破封锁,席卷兖州。

(初平2年)十1月,青州黄巾寇太山,太山太守应劭击破之。黄巾转寇渤海,公孙瓒与战于东光,复大破之。--《后汉书献帝纪》

从黄巾的动向不难看出,彼时青、徐地区的粮食危机已经相当严重,因此灾民才要流徙外州、谋求生路。

兴平元年(194)刘备投奔陶谦时,麾下是“乌丸杂胡”以及“灾民数千”。

时先主自有兵千馀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又略得饥民数千人。--《蜀书先主传》

“乌丸杂胡”自然来自公孙瓒;“灾民”的来源则颇可玩味。

考虑到彼时刘备屯驻青州齐国,陶谦屯驻徐州下邳,那刘备新掠得的“灾民”,无疑来自青徐地区。

可见初平年间(190-193),关东地区的粮食问题已经十分严重;

兴平年间(194-195)的全国性饥荒,可以视作粮食危机的后续反映。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