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旦辞妻妾去,暮至洛阳城3(3 / 3)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1909 字 11个月前

-《吴书太史慈传》

由于汉末“3互法”的限制,任官需要避籍,因此州郡的牧守,均由外州人担任。这也导致了“外来和尚”为了“好念经”,会贴身携带1批老乡,作为自己的左右手。

比如扬州丹阳人陶谦,出任徐州牧时,麾下大将许耽、章诳、笮融等人,便是丹阳人。

陶谦字恭祖,丹杨人。--《魏书陶谦传》

笮融者,丹杨人。初聚众数百,往依徐州牧陶谦。--《吴书刘繇传》

(刘)备中郎将丹杨许耽,夜遣司马章诳来诣(吕)布。--《英雄记》

太史慈作为刘繇的“乡里心腹”,自然被委以重任,甚至在故主死后,太史慈依旧率领刘繇部曲,保山为寇,实际可以视作刘繇的继承人。

《吴书》也把太史慈放入了“群雄列传”(即《卷4》),实际是变相承认了太史慈的“诸侯地位”。

但使慈侦视轻重。时独与1骑卒遇策。策从骑十3,皆韩当、宋谦、黄盖辈也。慈便前斗,正与策对。策刺慈马,而揽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会两家兵骑并各来赴,于是解散。---《3国志吴书》

这是正史记载中的神亭岭之战。

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这里主要谈谈官修史(及引注)中、作为袁绍“恶迹”佐证的4条材料。

这4条材料无疑经过精心筛选、有“混淆是非”的作用。

其手法相似,均是半真半假。真者是“劝进者”确实存在,假者则是“袁绍面对劝进的反应”。

(1)袁叙劝进

袁叙是绍从弟,即袁逢子。绍亦逢子,只不过因“庶出”而过继给伯父袁成。换言之,袁叙是袁绍血统上的亲弟。

考虑到袁叙未有出继记载,可知其大约与袁术(亦袁逢子)相似、亦是嫡出。

注意:绍、术、叙3人同父。

袁术奢淫放4,无外乎仰仗嫡出身份。

很难想象在汉末“嫡庶之别、士庶之别”日趋明显的环境下,(术弟)袁叙可以洁身自好。

实际从“袁叙劝进”便可看出,其“轻狂放纵、口不择言”与袁术毫无2致。

济阴太守叙与绍书云:“今海内丧败,天意实在我家,神应有征,当在尊兄。”--《献帝起居注》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