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西域诸国贺,东土多方和2(3 / 3)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1893 字 12个月前

的边鄙之地。按《华阳国志》,南中地区的风俗、文化、语言与蜀中差异甚巨(语言差异尤大,词汇发音今皆不可解),这1地区在西晋时被从益州析出,独立为“宁州”,可以侧面反映出该地的蛮荒、疏离色彩。

(晋)武帝泰始2年,分益州置梁州,以汉中属焉。7年,又分益州置宁州。--《晋书地理志》

孙吴,彼时的情况亦不甚理想。国主孙休当时(263)已经病重,翌年(264)即死,同年又发生了权臣张布、濮阳兴篡改遗诏,拥立孙和之子孙皓的政治变故。且孙皓为政酷暴,若刘禅奔吴,恐难获善终。

1言蔽之,无论是奔南中还是奔孙吴,在彼时均属昏招。在混乱的局面下,谯周挺身而出,冷静分析,陈述此2策的不便之处,句句直击要害。

在谯周看来,南中地区“远夷之地,平常无所供为,犹数反叛,自丞相(诸葛)亮南征,兵势偪(逼)之,穷乃幸从”,根本不是1个理想的去处。

1言蔽之,南中诸酋帅,不过是畏惧诸葛亮昔日的兵威,与蜀汉政权实乃貌合神离(《张嶷传》、《马忠传》对此记载甚详)。且刘禅奢淫(见《董允传》),搜求无度,1旦流亡朝廷进入南中,“耗损诸夷必甚,其必速叛”。

南方远夷之地……此患国之人也。今以穷迫,欲往依恃,恐必复反叛,1也。北兵之来,非但取蜀而已,若奔南方,必因人势衰,及时赴追,2也。若至南方,外当拒敌,内供服御,费用张广,他无所取,耗损诸夷必甚,其必速叛,3也。--《蜀书谯周传》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