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猛将终投汉,江东稳孙权10(3 / 3)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2123 字 12个月前

弟(袁)胤为丹阳(太守),(孙)策令(徐)琨讨而代之。--《江表传》

由于彼时周瑜和周尚已经被袁术征调回寿春,因此孙策任免徐琨为继任丹阳太守。

徐琨的父亲徐真是孙坚妹夫,因此徐琨与孙策为表兄弟。孙权后来还娶了徐琨的女儿,亲上加亲。

(徐)真,与(孙)权父(孙)坚相亲,坚以妹妻真,生(徐)琨。--《吴书妃嫔传》

可见孙策任免徐琨,与袁术任免袁胤,都是任人唯亲,“肥水不流外人田”。

(6)吴景

徐琨与孙策虽为表兄弟,但部曲众多,威震1方,逐渐引来孙策的猜忌。遂被罢官,改由吴景担任丹阳太守。

(徐)琨手下兵多,(孙)策嫌其太重,且方攻伐,宜得琨众,乃复用(吴)景,召(徐)琨还矣。--《江表传》

吴景是孙策舅父,之前在袁术麾下时,就曾出任过1任丹阳太守(见前文)。相比徐琨,吴景的血统离孙策更近1些。

自此,吴景便长期担任丹阳太守,直到建安8年(203)“卒于官”。

汉(室)遣议郎王誧,衔命南行,表(吴)景为扬武将军,领(丹阳)郡如故。(建安)8年,(吴)景卒官。--《吴书妃嫔传》

至于徐琨,自此以“中郎将”的身份跟随孙氏兄弟征战,最终死于讨伐黄祖的战争。彼时孙策已死,在位者是孙权。

(徐琨)从讨黄祖,中流矢,卒。--《吴书妃嫔传》

从这个角度看,孙氏兄弟无疑是刻意削弱徐琨的部曲,以强干弱枝。

孙策对庐江太守6康的军事行动,是刘繇与袁术反目的导火索。

刘繇是东汉疏宗,避难淮浦(属徐州下邳),兴平元年(194)被关中朝廷(李傕、郭汜)遥署为扬州刺史。

理由很简单,因为去年(193)扬州刺史陈温被袁术所杀。

(袁)术以馀众奔9江,杀扬州刺史陈温,领其州。--《魏书袁术传》

扬州刺史治淮南郡(即9江郡)寿春县被袁术霸占,刘繇当然不敢赴任。遂渡江至丹阳曲阿。

前文已经提过,迎接刘繇至曲阿者,是吴景与孙贲。

吴景、孙贲迎(刘繇),置曲阿。--《吴书刘繇传》

吴景和孙贲的政治隶属与血统隶属,非常值得注意。

从政治派系上看,吴景是袁术所署丹阳太守,孙贲是袁术所署丹阳都尉。

从血统关系上看,吴景是孙策舅父,孙贲是孙策堂兄。

换言之,1个扬州两个牧,袁术牧江北,刘繇牧江南,这无疑是袁、刘双方在陈温死后的妥协结果。而在其中充当居间联络者,便是孙策集团。当然,彼时的孙策集团隶属于袁术。

刘繇在丹阳北部,以曲阿为治所,相继招募了流贼笮融与薛礼。他们都是昔日陶谦的部将。

薛礼屯秣陵,笮融屯(秣陵)县南。从地理位置上看,秣陵县南,大抵应该在石城或小丹阳。

下邳相笮融,依(刘)繇为盟主,(薛)礼据秣陵城,(笮)融屯县南。--《江表传》

同1年发生1件事,打破了这种微妙的关系。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