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评价,诸葛亮能平安从东吴返回,殊为不易。
至于其人本传中的溢美之词,恐怕主要是“扬本国容美,各取其功”的立场倾向。
所以,罗先生的“舌战群儒”,不过是为了凸显、渲染演义第2男主诸葛亮的风采罢了。
诸葛亮对江东之行的凶险,可谓记忆犹新;
刘备后来亲自前往江东时,便遭到诸葛亮的极力劝阻。
刘备返回后,亦对左右慨叹“孙权难为下,吾不可以再见之”。可见孙刘联盟,纯系时势所迫而已。
(刘)备还,谓左右曰:“孙车骑长上短下,其难为下,吾不可以再见之。”乃昼夜兼行。--乐资《山阳公载记》
说到孙刘湘水之盟,便不能不提到曹操讨伐汉中。
建安2十年(215)曹操征伐汉中,张鲁战败出降。
彼时(215)的刘备不在川中,而在荆州,正准备与孙权鏖战。
因为张鲁突然倒台,刘备不得不忍痛割让长沙、桂阳、江夏3郡,与孙权讲和,回援蜀中。
这便是湘水之盟的前因后果。
对孙权而言,得到荆南3郡之后,实力大大增强。随着刘备放弃桂阳(接壤交州苍梧),也彻底宣告退出对交州地区的争夺。
有鉴于此,孙权在与刘备讲和之后,立即发动了合肥之战。
呵呵,历史是不是很有趣?
曹操只是攻汉中而已,却牵1发而动全身,引起了建安2十年的风起云涌。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