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佐证,便是翌年(190)荥阳大战,曹操被徐荣击败,士卒尽死,不得不携带夏侯惇赴淮南求助于扬州刺史陈温。
太祖兵少,乃与夏侯惇等诣扬州募兵。--《魏书武帝纪》
可见夏侯惇是最早跟随在曹操身边的亲信之1,也能解释为何“太祖初起,惇常为裨将”。
曹洪与夏侯惇相同,亦参与了荥阳之战(190),且因为曹操战马被流矢击毙,让马于主君,徒步护卫。
太祖失马,贼追甚急,洪下,以马授太祖。--《魏书曹洪传》
曹操在中平6年(189)9月之后逃出洛阳,同年十2月逃至兖州陈留(189),翌年(190)正月与关东诸侯会师陈留酸枣县,2月董卓迁都,联军发动了荥阳之战。从如此紧密的时间顺序上看,绝不存在曹操返回老家(豫州沛国)招募宗族子弟的可能性。
且曹洪因为伯父曹鼎曾出任尚书令,年轻时通过裙带关系,当过1任蕲春县长(属荆州江夏郡)。和堂兄曹操1样,都算体制内的人。
(曹)洪伯父(曹)鼎为尚书令,任洪为蕲春长。--王沈《魏书》
由于曹洪早年的记载完全散佚,很可能他在中平6年(189)之前也升任京官(类似曹纯),因此才能跟随曹操1同出奔关东,并参与了最初的“革命事业”。
这也能解释曹丕得势后挟私报复,欲杀害曹洪时,卞太后痛骂曹丕是个白眼狼,称“非子廉(曹洪表字)无以至今日(做皇帝)”,搞得曹丕满面羞愧,不得不作罢。
会卞太后责怒(文)帝,言“梁沛之间,非子廉无有今日”。--《魏略》
历史就是历史,狗贼王沈欲遮掩,却恰恰使其弥彰。
不难猜测,曹魏8虎将之所以早期经历失载,是因为他们都曾在袁绍麾下任职。
综上所述,尽管史书无明确记载,但多条记载可证明,曹操出奔洛阳时,至少有曹纯、曹洪、夏侯惇3人随行。
由是推之,曹纯、曹洪、夏侯惇3人随行之记载之所以佚失,呵呵,毋庸置疑,1定还是与袁绍有关!
事实的确如此。
曹操出奔始末,与袁绍、袁术、张邈等人均有牵涉。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