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举,无外乎打算长久居于此地,乃至日后“落籍荆襄”。
从这个角度推测,诸葛亮与沔阳黄氏的婚姻,也很可能出自诸葛玄的安排。
黄承彦者,高爽开列,为沔南名士,谓诸葛孔明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孔明许。--《襄阳记》
按当时的早婚传统来看,诸葛亮的年龄(十5)完全可以成婚。
诸葛亮的婚姻虽然颇多典故(阿承丑女),但他与黄氏的感情,却并非《襄阳记》记载般和睦。
诸葛亮的独子诸葛瞻,是其4十7岁所生,可知生母必是妾室。
换言之,其原配黄氏未能诞下1儿半女,乃至诸葛亮中年时,不得不过继诸葛瑾的儿子为嗣子,险些绝嗣。
(诸葛)乔字伯松,亮兄瑾之第2子也。初,(诸葛)亮未有子,求乔为嗣。--《蜀书诸葛亮传》
襄阳地区的门阀家族,有蔡氏、蒯氏、黄氏、庞氏、向氏、马氏等等。
蔡瑁是刘表麾下头号大将(镇南将军军师),其小姊是刘表后妻,大姊嫁黄承彦,即诸葛亮岳父。
蒯良、蒯越是刘表心腹,门第显赫。诸葛亮大姊嫁给蒯祺,无疑是攀上高枝。
考虑到蒯祺在房陵太守任上被蜀将孟达所杀,诸葛亮后来出卖孟达(暗通款曲又见死不救),很可能有“私人恩怨”的因素。
建安2十4年,(刘备)命(孟)达从秭归北攻房陵,房陵太守蒯祺为达兵所害。--《蜀书刘封传》
庞山民娶诸葛亮小姊。山民是庞德公之子,庞统是庞德公之侄,即山民的堂兄弟。换言之,卧龙与凤雏,还沾染姻亲关系。
(庞)统,德公从子也,少未有识者,惟德公重之。--《襄阳记》
诸葛亮凭此背景,也得到了同荆州门阀交往的机会。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