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也。”--《吴书鲁肃传》
换言之,只要刘协还是大汉皇帝,那曹操便占据了大汉丞相的名分,也占据了法理的制高点。
在无法剿灭孙权、刘备的背景下,维护刘协的傀儡身份,不失为1种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其实从某种角度看,维护前朝皇权的神圣性,便是维护篡位权臣的合法性。
曹操父子允许刘协善终,并通过禅让的手段改朝换代(220),虽说是政治表演,终究维护了皇权的体面。
因此曹魏诸帝,也被视作“代天受禅”的命世之主。
(曹丕)问尚书令陈群曰:“我应天受禅,百辟群后,莫不人人悦喜,形于声色。”--华峤《谱叙》
反而是司马昭白日弑君(260),亲手毁了皇权的神圣性,让天下人发现,原来皇帝并不是“天之子”,而是可以如野狗1般被宰杀于街市的凡人。
(成)倅兄弟2人乃帅帐下人出,顾曰:“当杀邪?执邪?”(贾)充曰:“杀之!”……(成)济兄弟因前刺帝,帝倒车下。--《魏末传》
因此西晋皇位的血腥更迭,乃至两晋末帝的悲惨下场,未必不是这种恶劣行径的示范作用所导致的结果。
1言蔽之,曹操没有废汉自立,固然有名教的思想约束因素;但更多还是取决于现实环境的需要。
它是军事实力、舆论环境、政治考量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赵旻早已看透这些隐含因素,加之其人确实无意称帝,所以,赵旻的做法,实际上比曹操高明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