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掀动大生产,其兴也勃焉10(3 / 3)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1932 字 10个月前

百里挑1(见《曹纯传》),不仅高大魁梧,还可以经常享受肉食(见《张辽传》)。因此具装骑兵,也就成为左右战场胜负的决定性力量。

(曹)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王沈《魏书》

(张)辽夜募敢从之士,得8百人,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魏书张辽传》

比如白狼山之战(207),曹操“卒与虏遇”,在“被甲者少、辎重在后”的情况下,张辽与曹纯的突击部队,依然可以大4冲杀。很明显,他们的部队1定是具装骑兵师,否则根本不可能打得过乌丸这种游牧民族。

曹纯麾下的“虎豹骑”,翻译过来,其实就是重装骑兵部队。

骑兵有骑乘(通常1人不止1马),体能消耗大大降低,自然可以长期披甲。步兵靠双腿,因此连刀杖都得放在辎重车里。

如果还原彼时的行军状况,骑兵与步兵应当是大相径庭:

骑兵依然顶盔掼甲、光彩照人;步兵则面有菜色,穿着单衣空手走路,看上去与逃难无异。

这也能侧面解释,为何高顺“陷阵营”的7百步卒,因为“铠甲斗具精良”,便能威震天下。因为同时代的大部分步兵,都羸弱不堪。

(高顺)所将7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陈营。--《英雄记》

古代的步卒,本就先天不足(选拔标准低),再加上后天失调(饮食供应差),如果披甲行军,只怕撑不到前线便集体缴枪了。

虽然战场危机4伏,军士却不得不“人甲分置”。

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大概就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