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邳陈氏,被称作“历世著名”,绝非虚言。
从记载来看,无论谁做徐州之主,均不得不重用陈氏子弟。
昏乱如陶谦者、贪残如吕布者、雄杰如刘备者、英略如曹操者,均对陈氏委以重任。
在陈登“威震江东”之际(200),曹操极为忌惮,曾想将陈登调回,加以控制。然而广陵士民竟然“拔郡随之,老弱襁负而追”,盛况与后来刘备的“携民渡江”相似。
(曹操)迁(陈)登为东城太守。广陵吏民佩其恩德,共拔郡,随(陈)登,老弱襁负而追之。--《先贤行状》
最终妥协为陈登返回下邳,出任东城太守。东城郡不见于《后汉书郡国志》,可知是临时设立。
东城县在临淮(临淮即下邳),可知陈登的东城太守,是曹操特意设置(改县为郡)。1方面不委屈陈登的豪族地位,另1方面避免“3互法”(任官避籍)的限制。因为陈登是下邳人,按制度不能担任下邳太守。
陈登在东城太守任上,1年即死(201),时年3十9。
(陈登)在广陵有威名。又掎角吕布有功,加伏波将军,年3十9卒。--《魏书吕布传-附传》
虽然《方技传》称他是因“虫病”而亡,实际看陈登1年前勇斗孙策的精神状态,恐怕虫病只是托词,幕后可能另有蹊跷。
陈登之死,可以视作“家族中衰”的标志。陈登死后2十年(220),其子陈肃才被曹丕提拔为郎中(低阶武职),可知遭到了曹魏统治者的刻意限制。
文帝追美(陈)登功,拜登息(陈)肃为郎中。--《先贤行状》
这可能与曹操“高尚刑名,唯才是举”的政治方针有关,豪强大族的重新抬头,是在曹丕继位,颁布9品官人法之后。
陈登子嗣的再度出仕,可能也和彼时的时代背景有关。
下邳淮浦陈氏,威震徐州,百姓畏服。
陈登文武兼该,志大心雄,恐怕终难被曹操所容,因此落得“壮年夙殒”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