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四方初安定,乘船海上行14(3 / 3)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1844 字 9个月前

既反映出孙权的心路历程,也反映出君臣的力量消长。

孙权势弱时,为了自身安危,不得不设置左右两督,分权制衡——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在“诸将宾客为礼尚简”的情况下,维护其自身地位。

孙权势强时,便敢于增设大都督。虽然大都督的“名义地位”高于左右督,实际全琮、施绩等人的权势,远不及周瑜、吕蒙等人。这是因为大都督本身就是东吴专制巅峰的副产品。

既然大都督的职位是孙权所设,那自然遵循“爵赏由心,刑戮在口”的原则,最终达到“雷霆雨露,莫非天恩”的目的。

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句(通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吴书吴主传》

可见无论是左右督还是大都督,都有各自的历史使命。

严格来说,都督1职,本是为了使军队尊卑有序,各有统属;因此“左右督”这种平级制度,其实违背了设立都督的初衷。

再往深1步说,左右督虽然名位有限,但他们恰恰是孙权所忌惮的权臣;至于大都督,名位虽高,实际不过是孙权麾下的附庸。

吕蒙病重时,孙权需要“命道士于星辰下为之请命”;6逊病重时,则被“累遣中使责让”。可见头衔名分,并不代表实际地位。

(孙)权自临视(吕蒙),命道士于星辰下为之请命。--《吴书吕蒙传》

诚如开篇所言,都督制度的变化,背后反映出东吴君臣力量的消长。通过对该问题的探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时代背景与制度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