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东藩《两晋演义》
咱们对司马睿的血统问题不探究,咱们来看1看:
司马睿的“身份构建始末”。
实际在孙盛、沈约、魏收与房玄龄笔下,司马睿的“牛家子”身份,成因均不相同。此学说(或谣传)的构建过程,反映的实际是不同时代的“政治空气”与“舆论环境”。至于司马睿到底是马氏还是牛氏,反而无足轻重。
孙盛撰写的《晋阳秋》,是“牛睿”的滥觞之源。
《晋阳秋》本名当作《晋春秋》,因为东晋简文帝皇后小字“阿春”,故避讳改之。从名称上看,讲述的就是晋朝国史。
《旧唐志》所云之《魏武春秋》、《晋阳秋》,当即《史通》所谓“魏、晋2阳秋”也。晋避简文母后讳(郑太后讳阿春),易“春”为“阳”。--卢弼《3国志集解》
孙盛是魏晋著名史家,曾经对权臣桓温的丑事(枋头之败)秉笔直言,有不畏权贵的美名。《晋书》对孙盛也有相当高的评价,称其“词直而理正,咸称良史”。
(孙)盛笃学不倦,自少至老,手不释卷。《晋阳秋》词直而理正,咸称良史焉。--《晋书孙盛传》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