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请君速入瓮,天下攻江东3(2 / 3)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1584 字 7个月前

张裕态度颇为诚恳地,在马车上向人群深施1礼。

赵旻擦了擦额头冷汗,低声问张裕。

“大人,此话当真?”

张裕呵呵1笑。

“诸君,此事千真万确!

某乃蜀郡张南和也。去岁岁除之时,忝为陛下略观星象,诸君之中,应有识得张某者。”

张裕此言1出,人群之中,登时便有人回应。

“原来是蜀郡名士张先生!失敬失敬!”

“原来是张公!久仰大名!某正有事向张公请教,欲请张公光临寒舍!”

“张公既如此说,则必无问题。某等恭候卫府之佳音便是!”

“唉!既如此,某等就此散去!”

“惜哉!痛哉!十万5铢钱,皆为颖川韩家所独得也!”

“哼哼!不可惜!某等这便赴韩家讨要说法!”

“哎……对!兄台言之有理!某等齐赴韩家,讨要说法!”

然后……

在下1刻,许都南城门,便门可罗雀。

赵旻应该庆幸,成都话不是广东话。

否则,赵旻定然难以逃脱,被撕成碎片之厄运。

如是般,当灰头土脸的赵旻,带着几十匹蜀锦、4匹绢垂头丧气地回到卫府之后……

已经忙碌完毕、并再次回到卫府的董昭、钟繇、荀攸及卞夫人这4人,再1次同时愕然。

这……

说好的十万5铢钱呢?

莫非,这批5铢钱质量欠佳,因此被主公退回?

怪哉!若如此,主公带回之蜀锦、绢又从何而来?

这4人有心仔细询问赵旻。

然而,见赵旻1副灰头土脸的样子,这4人便极有默契地同时闭上了嘴。

然后……

这4人,便看到了赵旻身后的张裕。

周群、杜琼2人,在许都皆已置业,所以这2人先回到各自宅邸、安置各自家眷。

沾张裕的光,这2人都吃到了赵旻的红利,所以根本不差钱儿。

张裕无需出面安置家眷……

其夫人,也就是赵旻的丈母娘,已经径直去赵府见亲家母、探望女儿及外孙儿了。

许多事,赵旻不方便与张裕在外面细说,于是赵旻领着老丈人,匆匆回到了卫府。

众人均颇有默契地,1同进入卫府偏厅。

坐定之后,赵旻先端起茶碗,请老丈人饮茶润润嗓子。

待其老丈人饮下茶汤、稍作歇息之后,赵旻便迫不及待地问起老丈人。

“大人,子山此番在成都城铸钱,其详情究竟如何?”

董昭、钟繇等人闻言,皆竖起了耳朵。

显然,他们对此也颇为好奇。

张裕忍不住莞尔1笑。

“从文,你是否亦未曾预料到,今日发生之事?”

赵旻苦笑起来。

“大人,实不相瞒,我虽知恢复5铢钱已迫在眉睫,却实未预料到,恢复5铢钱之事,竟顺利至斯焉!”

言罢,赵旻指着被自己亲卫带回来的蜀锦、绢,将许都南城门处发生之事,简要地向董昭、钟繇、荀攸及卞夫人讲述了1遍。

当然了,关于自己出丑之事,赵旻果断使用了春秋笔法……删掉不提。

4人听得瞠目结舌。

钟繇骤然失笑起来。

“哈哈!韩家而今,想必已焦头烂额矣!”

钟繇猜的没错儿。

许都乃大汉帝都,世家大族云集。

韩家想独吞那十万不可能的。

但无论如何,韩龙此举,都将为韩家带来极大机缘。

赵旻虽恼怒于韩家让自己灰头土脸,但这个腹黑男,绝对不可能打击报复韩家。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袁绍骂辱献帝非刘氏子,有其因由。因刘协是董卓擅立,且绍曾反对卓废刘辩(少帝)。

因此,刘辩被废,新君的法统必遭袁绍质疑。

且关东诸侯起兵,虽各怀鬼胎,却总要立个漂亮的名目:

“讨伐奸贼、驱逐伪帝”便成了关东诸侯“心照不宣”的谎言。

袁绍此举有两处失策。

其1是少帝与献帝的出身问题。

袁绍敢骂刘协为野种,是因灵帝诸子早夭,故刘辩、刘协少时曾寄养宫外(迷信避祸)。

灵帝数失子,不欲正名,养(刘辩)道人史子助家。--《先帝春秋》

董太后自养(刘)协,号曰董侯。--《后汉书皇后纪》

问题是,少帝刘辩是养在史道人家中,而献帝刘协则是养在董太后(灵帝母)家中。论亲疏远近,刘协明显比哥哥还好1些。袁绍不去质疑刘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