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让和珅打开城门不太现实。
这人虽然贪婪蠢笨,但还是有些理智在的。
得给他找个借口,让他察觉不到自家的主要目的。
这不,让川蜀一地的百姓免受战乱就是个挺好的借口。
而且他们也知道和珅现在手中的钱粮压力极大。
多线作战的情况下根本没有多少富裕。
以这为借口让和珅想办法暂缓汉中一地的供应应当可行。
果然,这话说完,面前的和珅立马低着头思索起来。
那神情落在几人眼中更是让他们喜上眉梢!
有戏!
“这...”
“若是因为我暂缓钱粮供应导致汉中方面出现问题又该如何?”
“那可是川蜀的北大门绝不能有任何失误。”
“否则一旦汉中沦陷,成都可就危险了。”
和珅假装思索了许久,这才抬头脸色有些纠结。、
而那商人闻言则是赶紧趁热打铁。
“听起来好像是有点问题,但实际上问题真的不大。”
“首先汉中一地都是山,陕西的人马想要打进来本就很困难。”
“其次,我等做走私生意的本就要往陕西而去,完全可以充当和大人的眼线。”
“若是那些草原人真有攻打汉中的打算,那绝对瞒不过我们。”
“只要有消息传出我们立刻就会通知和大人,到时和大人再赶紧把钱粮运过去即可。”
“让和大人暂缓钱粮供应的目的只是为了让汉中那边不要去主动发起战争,免得百姓受苦也影响我们与陕西之间的走私贸易。”
“而且我们也是绝对忠心于和大人的,毕竟我们这些做走私的就是希望两家能够这么僵持下去,如此才能获取更多的利润。”
“我们比谁都不愿意看见汉中沦陷。”
那商人的话说的那叫一个好听,而且还似乎有几分道理在里面。
毕竟做生意最希望的就是局势稳定。
果然,他这话说完和珅的脸色瞬间缓和了不少。
似乎是被他说动了。
“也是...”
“我本来就对那诸葛亮想攻打陕西这件事非常反感。”
“整个川蜀有多少产能他不清楚,难道我还不清楚吗?”
“动不动就发动战争,影响了民生耕种那最后吃亏的只会是我们。”
“就算真的把陕西打下来了,那地方全干涸异常难以耕种。”
“到时候不还得从川蜀这边抽调粮食去稳定局面。”
“如此一来,就算川蜀的粮食产量再高也支撑不起这么无休止的消耗。”
和珅端起酒杯小喝了一口,阴着点嘴里不断抱怨着。
那神情当真是谁见了都看不出问题,就好像真的已经不满诸葛亮许久。
“对对对。”
“他一个书生懂什么军政。”
“就他现在这么个打法迟早会把太平教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
“所以和大人此刻一定要站出来稳定局面,千万不能再放任这事态继续恶化下去。”
“而且和大人说的不错,陕西那地我们可太了解了,真的是贫瘠异常,拿下来也是食之无味。”
“哪儿比得上这川府一地,只需休养几年就定能产出无尽的粮食用来供应太平教横扫这天下蛮夷。”
“到那时,和大人就是你们那东家手下的第一功臣!”
“什么诸葛亮商鞅全得靠边站,连给和大人提鞋的资格都没有!”
对对对,他诸葛亮懂个屁!
整个川蜀都是和大人在撑着,他诸葛亮有什么能耐敢这么挥霍和大人的心血?
不就是一书生,办他就完事了!
“说得对!”
“他诸葛亮什么狗屎玩意儿也配与我相提并论。”
“当年这川蜀一地可是我和东家一手拿下来的!”
“整个川蜀的建设和钱粮运转也都是我和珅在负责。”
“他诸葛亮凭什么如此乱来?”
喝了几杯酒似乎有些上头的和珅听着这话也是立马附和起来。
涨红着脸大声宣泄着自己的不满!
就好像是受了什么天大的委屈。
“和大人和大人...”
“别生气,气坏了身子没人疼。”
“不过这诸葛亮如此嚣张和大人还是需得打压一二方可,好稳固你在川蜀的地位。”
“要不然这谁都不听你和大人的命令,要是丢了这川蜀一地,回头你那东家找你算账怎么办?”
“你那东家可是把川蜀都交给你了,你得担起这份责来。”
那为首的商人笑呵呵的凑了过来,伸手在和珅的背后拍了拍。
嘴上虽是劝着但显然还在拱火。
和珅将这一切默默看在眼中,心里冷笑两声。
不过面上却是显得越发的愤怒。
“对!”
“东家与我有救命之恩。”
“还如此信任将川蜀一地的军政大权都交由我和珅监管。”
“我和珅绝不能任由这些混账东西坏了东家的大计!”
“那就按你们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