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在这厨房内,一个王爷,一个郡主,一个道人,一个百家修者,就这么一人一个小马扎的围坐在一块,等着吃包子。不得不说,这是很有意思的一幕。“百化先生,这一番赴宴,还得劳烦你跟着本王一道去。”秦王笼着袖子,浑似一个农家老头,对百化说道。百化闻言一愣,但还是下意识的点点头,说道:“是。”说罢,有些迟疑的看了一眼姜临,低声问道:“小生是否需要做些准备?”秦王叹道:“把吃饭的家伙都带上,此番要辛苦先生了。”“是。”百化不由得皱了皱眉头。自己修行的这一门,若是想要彻底的展开威能,需要许多独有的法器辅助。而王爷之前赴皇宫宴会,不要说让自己带上全部家伙了,就连喊自己陪同,这都是第一次。姜临自然看出了门道,但也没有开口去问的意思。但是,姜临不问,秦王却还是开口了。“也不知皇兄想要做什么,让所有赴宴的王公大臣,都要至少带一位自家的供奉前去。”“可皇宫内禁,向来的规矩便是不许外来修行者踏足……”秦王揉了揉眉心,叹道:“多事之秋。”姜临低垂着眸子,一点接茬的意思都没有。而一旁的周柔却忍不住说道:“父王,女儿与您同去?”“便是不说,也要带上你的。”秦王笑道:“不管会有什么幺蛾子,但至少这一场宴会,京都有名有姓的人家都会来。”说到这里,秦王没有继续说,但意思已经显而易见。而周柔则是忍不住偷偷看了一眼姜临,却发现对方正神游天外的盯着笼屉看。好似在这位道长的注意力里,没有什么比快要蒸熟的包子更重要的事情。这一幕,让周柔有些郁闷。她虽然心里很清楚,那所谓一见钟情不过是空中楼阁,就算自己真的铁了心,面前的道长也不会有什么动容,所以她这两天一直跟自己说,不要太过执着。可真的到了这种时候,眼前的道长没有一丝的变化,还是让她心里发闷。就在此时,姜临突然抬起头,一旁的百化也是一样,二人一同看向了王府门口的方向。“两位?”秦王挑了挑眉毛。“王爷,宫里来人了。”百化皱眉说道。“嗯?”秦王闻言,想了想,站起身来,说道:“既然是宫里来人,想必是有什么旨意,去看看。”说罢,也不换衣服,穿着一身围裙就走出了厨房。一直来到正堂,发现这里已经有三个太监在等候。领头的那个太监得有八十多岁,头发白了一片,脸颊上的皮肉都耷拉了下来。“奴婢见过秦王殿下,见过柔郡主。”那老太监迎上秦王,躬身行礼。“皇兄是有什么要紧事吩咐吗?竟是陈大监亲自赶来?”秦王面对眼前的老太监,没有丝毫的怠慢,甚至请对方落座说话。从这老太监的年纪和秦王对他的称呼就能看出来,这位老太监,怕是当今天子用了几十年的近人。“皇爷是有些事吩咐。”陈大监笑眯眯的说着,看向了与百化站在一块的姜临,咧嘴一笑,那笑容有些漏风。“这位道长,就是姜玄应姜道长吧?”此话一出,秦王暗自皱眉,但下一刻脸上便绽放笑容,很是自然的起身,来到姜临旁边,拍着他的肩膀上前两步。“大监说的不错,这位道长正是玄应道长。”秦王站在姜临旁边,笑呵呵的说道:“莫非,大监是为了小姜道长来的?”王爷站起来了,陈大监不管如何也没有理由坐着,当即也站起身,听着秦王对那玄应道长的称呼,心头一动。而后,整肃衣冠,正色道:“殿下,皇爷口谕。”闻言,秦王正准备下跪,却被陈大监制止:“王爷,皇爷说了,自家人传个话,不必行礼。”“臣弟恭听上谕。”秦王还是躬身一礼,身后的周柔跪了下来,百化也是一样。只有姜临,拱了拱手就算完事。这一幕,让陈大监心头暗怒,但也没有说什么。“陛下口谕:听说,京都来了个有趣的小道长,而且还在秦王弟处。正好,今日皇宫设宴,叫王弟带上这位小道长一块来,朕想见见他。”陈大监模仿着当今陛下的口吻说完之后,笑着一躬身,道:“殿下,皇爷的意思,是请您赴宴的时候,带上这位玄应道长。”“正好,您和郡主都要去赴宴,除了百化先生之外,还能再带一位供奉。”秦王闻言,深深地看了一眼陈大监,说道:“大监误会了,小姜道长是小女的朋友,不是王府的供奉。”“不过,既然是陛下口谕,臣弟自然不会违命,只是玄应道长并非我王府之人……”说着,秦王看向姜临,背着陈大监打了个眼色。意思是,就算拒绝,我也有法子揭过去。陈大监也看向了姜临,笑眯眯的问道:“道长虽然是化外出家人,但到底是周国杭州土生土长的人,说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