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步,化作一道黑光,径直落在了微元道爷的身边,悬浮在半空,缓缓的转动着。姜临看了一眼,而后迈过门槛,在微元道爷身后丈余的位置拱手行礼。“晚辈,见过师叔。”“嗯。”微元道爷没有转身,只是点点头,而后抬手指了指自己旁边的蒲团。姜临见状,先是上前在那太上老君的塑像之前奉香,拜了三拜之后,才转身来到蒲团上坐下。“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姜临还没有开口,一旁的微元道爷便开口,缓缓的念诵着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闻言,姜临一愣,忙正襟危坐,闭目倾听。“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微元道爷的声音中带着几分老年人的沙哑粗砺,但诵念出来的经文,却好似清泉一般流淌在姜临的耳中。姜临闭着眼睛,没来由的一阵舒畅。那种感觉,就好似在三伏天,天上挂着硕大的太阳,而姜临整个人都浸泡在微微冰凉的泉水里一样。任你外界如何焦躁,我自有一个清凉清静心。整个人都安静了下来不说,心里更是没有任何的波动,完完全全的沉静了下来。姜临沉浸在这种感觉内,不自觉的内视自身。只见识海之中,自身的阳神依旧在源源不断的以阳神真意浸润自身。只不过,原本在姜临的估算中,非得有半月火候,才能功行圆满的浸润速度,此刻却陡然加快。阳神盘踞紫府,赤金神光播撒下来,带着几分浓稠的意味,那是纯阳之气进一步显化,凝练的体现。“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耳边听着微元道爷的诵经之声,在那奇异的感觉之下,阳神浸润的过程进一步的加快。原本需要半月有余的火候,现在似乎……姜临默默的想着,放松身躯,开始配合着阳神真意对自身的浸润。“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是入门中的入门,凡修道者,必然对此经倒背如流。相对的,这一篇经也不长,全文不过五百八十字。就算微元道爷的语速很慢,但也不过是盏茶时间便念诵完毕。微元道爷看向了闭目的姜临,微微一笑,抬手并指,点在了姜临的额头。“痴儿,醒来。”姜临受了这一下,微微一仰头,那股让人不由自主沉浸的奇异舒畅感觉消失不见,人也回过神来。他下意识的睁开眼睛,眼前是微笑的微元道爷。“清静之境界虽好,但也不可沉迷,心湖若是无有一丝波澜,人也就不是人了。”“心也不再是心。”“动与静,都是人心,一味躁动固然不好,但若是无有起伏,也是不美。”“其中有一个度,你要自己把握。”“你刚刚晋升黑律法脉中的阳神境界,老道虽不解其内理,但既然占了一个阳字,难免带着阳气燥热,故而,引你进了清静之境界。”微元道爷笑呵呵的说道:“可你要记得,修道修道,修的是自身之道,而非是其他。”姜临闻言,将这一番话深深地记在心里。站起身来,躬身一礼到底,诚心实意的说道:“师叔此番教诲,晚辈毕生不敢忘却,在此,拜谢师叔传道之恩。”是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传道。或者说,微元道长此番,干脆就是做了姜临的引路者。字字句句,都是金玉良言。微元道爷受了姜临这一礼,微笑示意他重新坐回来。姜临刚刚坐回了蒲团,便听微元道爷开口。“有了今日一遭,你还需要多久才能彻底稳固阳神?”姜临闻言,内视自身,默默的体悟了一下,眼中浮现出一抹震惊。“想来,只需一夜时间,等到了明日一早,便能够功行圆满。”姜临的声音里带着三分惊叹。方才沉浸在清静之境界中,阳神浸润的速度很快,但姜临怎么也没有想到,居然能够这么快。原本半月时间,被压缩到了一夜的功夫……“嗯,有些出乎意料。”微元道爷侧头上下打量着姜临,笑道:“本来,在老道的估算之中,你应该是当场便能够功行圆满。”“如今看来,是老道低估了你的根基底蕴。”“嗯……仙炁筑基,而且还是……不错。”姜临闻言一愣,微元道爷的最后一句话里,有几个字他没有听清。而微元道爷显然没有解释的意思,姜临也就压下了好奇心,没有多问。但这般看来,似乎自己当初筑基所用的仙炁,有些不同寻常?姜临心里默默的想着。微元道长则继续说道:“不过,有始有终,今夜便不要折腾了,就在观中睡下,明日功行圆满,你再离开。”“是。”姜临自然乐得如此,他现在回去也麻烦,正好不想折腾。而且,看微元道长的意思,是要给自己护法。毕竟,在阳神真意彻底的浸润周身之前,虽然姜临斗法什么的都无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