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可修行是真,但红尘俗世,生灵无算,心境驳杂不知几许。修行的门槛,到底是客观存在着。若是按照儒家的说法,人人如龙,也只是存在于传说中的理想乡罢了。便是孔夫子,儒家的集大成者,喊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并身体力行,但最后也不是人人都得了修行。佛家道家,凡是正宗正法,也从不吝于大开方便之门。可问题是,门给你打开了,路就在那里,你自己不去走,是你自己的事情。盖因这红尘人间,纷纷扰扰,到底是心思不纯者居多。修行,要的是顺天体道,要的是兼济天下,要的是渡尽苦厄。可有的人修行,要的是自我超脱,要的是凌驾于人,要的是肆意妄为!这般的人,便是开了方便之门,又能如何呢?人人皆可修行,便是道祖佛尊文圣都做不到,一个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和尚,居然说让周国人人修行?修什么?姜临心里的思绪闪电一般闪烁着,目光落在了手里的纸条上。“就在今日一早,不,或许更早一些,一个和尚入城,乃是皇帝专用的九马宝辇迎接进城!”百化先生在一旁补充着细节。“甫一入城,便被无数人关注。”“那和尚也不入马车,反而是在车顶盘坐,诵经讲道。”“言说,听我之法,入我门下,可得修行精要,可开方便之门,可生无上根器。”“那和尚所诵之经,诸子百家,道佛经典,儒门奥义,无所不包,尽在其中。”姜临静静的听着,目光落在了纸条之上的最后一句话。‘自和尚讲道不过刻钟,宝辇方至朱雀大街,已有十数人公然入道!’这一句话,让姜临的眉头深深皱了起来。百化先生的声音越发的古怪起来。“那些人,贩夫走卒有之,太学博士有之,云游僧道有之,豪门贵人有之……”“没有规律,没有征兆。”“就是突然的……入了修行道!”姜临抬起头来,将那纸条还给了百化先生,起身走出了房间。“先生,劳烦转告王爷,各安其位,凡是王府所属,不可擅动。”说着,姜临朝着王府门口走去。“晚了……”百化先生的苦笑传来,姜临停下了脚步。“王府……已经有人去听了那和尚讲道,并引以为真理……”姜临当然知道,百化先生所说的王府之人,并不仅仅是王府的侍卫仆从侍女之类。而是王府这些年发展的暗桩,朝臣等等。“是冲着王府来的?”姜临脚步继续,百化先生紧紧的跟随。“不一定,如果是冲着王府来的,未免太过兴师动众。”百化先生此刻也已经恢复了一些冷静。不知道为什么,站在姜道长的旁边,百化先生就是没来由的安心。明明自己比对方虚长几十岁。百化先生心里感慨着。姜临眸子中闪过一抹思索的意味。“贫道也认为,不是冲着王府来的,不过是搂草打兔子罢了。”毕竟,若是专门针对王府,不会搞出这么大的阵仗来,至少在皇帝的眼里,秦王虽然不安分,但也只是不安分而已。说话间,已经到了王府门口。姜临看向百化先生,说道:“守好王爷,若是有变,请王爷自行决断,贫道会尽力配合。”说罢,姜临不等百化先生回答,便径直朝着一坊之外的朱雀大街走去。百化先生看着姜临的身影倏然间消失,深吸一口气,压下了心头的悸动。人人皆可修行……虽然他已经是修行者,但正因为如此,才更明白这几个字的份量。他当然清楚,这背后一定有猫腻,因为他是百家修者。百家法脉,隐于民间,生命力极其旺盛,门槛也相对较低,可即便如此,相比人族的数量,百家修者依旧是其中的一朵浪花罢了。就连门槛这么低的百家修者都是如此,更不要说其他的了。可也正是如此,百化先生才不由得想的更多。若是真的人人皆可修行,那是否意味着,属于百家修者的时代来临了?毕竟这是相对最简单的修行路了,不是吗?百化先生知道这不可能,也知道这是天方夜谭,但他忍不住去这么想。这也是方才他语气神色都古怪的原因所在。这是一颗糖衣炮弹,一般人,受不住。百化先生深吸一口气,压下了所有的杂乱思绪,眼神重新清明起来,转身回到了王府。且不说那和尚绝对有古怪,只说他自己。相比于振兴百家,他首先是王府供奉,首先是秦王的家奴。秦王,才是他心里第一重要的存在。另一边。姜临漫步在大街上,周围行者寥寥,而观其方向,都是在朝着朱雀大街汇聚。他走的并不快,也没有用什么缩地成寸的手段。既然那和尚已经开始讲道,那么早一些过去和晚一些过去没有太大区别。姜临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这个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