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取死之道(下)(3 / 3)

把他们的引线交缠在一起。

当孟霁带着火星,刻意从火药间的缝隙擦过,终于便引爆了这几个早已蓄势待发的炮仗。

至此,一日之间,赵廞心膂尽失。

赵大都督痛失肱骨,固然是肝胆俱裂,可“罪魁祸首”此时也不见得就开心了——

“涧松,若你实在不放心,要不咱们跟着朱阿伯一起去一趟南安吧?”

成都南门外的万里桥头,朱竺乘坐的那艘客船,已经顺着岷江飘飘忽忽朝南而去。

见沈介还保持着翘首相送的姿态,孟霁轻声道:“咱们骑马去南安,未必比朱阿伯慢。”

沈介收回目光,却是黯然摇头,“咱们眼下有更重要的事情。若按照适才朱阿伯所说,赵廞那日只是杀了李庠全家,而并没有动他那三个兄弟,那么他们这早晚也该引兵成都了。”

他回身看了看不远处的城门楼,“成都城墙高耸,要攻进来却也不易。”

“管他易不易,只要他们内讧起来,咱们便可趁乱取赵廞性命了。”孟霁拉着马缰绳,同沈介沿江而上。

“李氏兵力不足,估计是打不进成都的,”沈介分析道,“届时可能会以城墙为界,两下僵持。”

“最好是如此,我在许弇军中得到消息,晋廷任命梁州刺史罗尚为新的益州刺史,让他引兵前来平乱,算时间,也当快到了。

却正好叫这罗尚做个渔翁,让他把赵、李两家势力一气都吞了。”

——照这么一算,剩下的事情,需要他们俩做的,便不多了。

于是,那一天下午,他们只是悠闲地坐在江边,看船来帆往,时不时聊一句闲话。

就在话题不知怎么,拐回到成都城防的时候,孟霁的部曲找了过来。

“大王,不好了!”马海阿图人还没到跟前,便已经听到他的大嗓门了。

孟霁丢下用来模拟布防的木棍,站了起来;沈介也扔下用来假充兵士的石子儿,朝这边看来。

就在那一嗓子声音刚刚砸在地上的时候,马海阿图已经远远甩掉了后面的部曲,自己旋风一般,飞马冲到了孟霁跟前,并且从马上丢下一个捆得严严实实的兵卒。

“这是……?”孟霁瞪着那个几乎被摔吐血的兵卒。

“大王,这是李特麾下的兵卒。那个李特竟也是怂蛋!他听说自家弟弟被杀,不思报仇,反而因为害怕赵廞以为自己有报仇的想法,竟就地将自己的队伍解散了!”

这个剽悍的汉子气得胡子都炸开了,“这世上竟有如此胆怯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