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时间的磨合,大家对工程的目标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团队凝聚力很强。王力同志在人员训练安排上合理有序,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哪怕是劳改犯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了!”
?林师长听后,露出满意的笑容:“很好,一支有斗志、有凝聚力的队伍是工程成功的关键。你们在戈壁滩上克服了这么多困难,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相信这次也一定能出色完成任务。同志们,我们的工程是为了国家的建设,为了这片土地的发展。虽然条件艰苦,但我们的使命光荣。大家要继续保持这种拼搏精神,在与苏联专家的交流中,展现出我们中国建设者的风采。”
“是的师长,我们为了提升营地的整体环境,还组织了卫生评比活动。各个小组之间相互竞争,大家打扫得都很认真,现在营地的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林师长听后,大力赞赏:“这个活动搞得好!卫生情况不仅关系到大家的健康,也是展现我们队伍风貌的重要方面。要继续保持,形成长效机制。”?
检查完营地的各项准备工作后,林师长对孙专员说:“老孙,总体来说,准备工作做得不错。但细节决定成败,在专家团到来之前,再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确保没有任何疏漏。有什么问题及时向我汇报。”
?孙专员再次敬礼:“是,师长!我们一定做好最后的准备,以最好的状态迎接苏联专家团。”?
一上午过去,本以为林师长要留下吃午饭,没想到他却匆忙转身准备上车。警卫员关门前,他却是又扭头看向孙专员问道:“还有什么需要我帮忙解决的吗?”
孙专员有些犹豫,王力却是直截了当的说道:“师长,其实……我们还缺两把指甲刀。”
林师长微微皱眉,一脸不解。
孙专员赶忙解释:“那不是咱们这卫生评比活动,评出来的个人先进奖励是一把指甲刀!可咱营地物资有限,一直没买到,队员们都眼巴巴盼着呢。所以,想麻烦师长帮忙看看能不能买到。”
林师长听后,不禁笑了笑,点头说道:“行,这事儿我记下了,一定给你们解决。”
几天后,炽热的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洒在广袤无垠的戈壁滩上,茫茫沙土泛着刺目的金黄。在兵团勘测设计院领导的陪同下,林师长一大早便笔挺地站在营地外迎候,神色凝重而又满含期待。远处,一辆辆吉普车风驰电掣般驶来,车轮滚滚,扬起漫天黄尘,好似移动的沙云,由远及近,越来越清晰。车队稳稳停下,车门接连打开,苏联专家团如期而至。
达维多夫组长率先下车,他那高大魁梧的身形在飞扬的尘土中格外惹眼。笔挺的黑色西装,擦得锃亮的皮鞋在沙土上踏出一连串清晰有力的脚印,每一步都透着一股子沉稳劲儿。他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镜片后的双眼冷峻深邃,目光如炬,缓缓扫视着营地,从一顶顶简陋的帐篷到穿梭忙碌的队员,脸上波澜不惊,只是双唇微微抿起,让人难以揣度他心中所想。
“热烈欢迎各位苏联专家大驾光临,指导我们工作!”林师长赶忙迎上前,热情洋溢地伸出手。
达维多夫轻轻握了握,语气淡淡的:“希望此次考察能有所斩获。”
随后,众人被引进临时搭建的会议室。屋内空间逼仄,几张拼凑起来的桌子和简易木椅挤在一起,显得十分局促。墙上挂着几幅工程图纸,纸张边缘已然泛黄,被戈壁滩上的风一吹,轻轻晃悠着。
达维多夫坐在会议桌首位,面前摆着一份工程资料。他随意翻了几页,眉头不经意间皱了起来,脸上浮现出一丝不以为然的神情。他抬眼看向张志成,冷冷说道:“就凭这种代水泥,真能扛得住戈壁滩这恶劣环境?就你们目前给出的数据,我持保留意见。”
张志成不慌不忙站起身,腰杆挺得笔直,目光坚定自信,直视达维多夫的眼睛,沉稳有力地回应:“达维多夫同志,我们这就可以现场演示给您瞧。实践出真知,数据固然重要,可实际效果才最有发言权。”
达维多夫嘴角浮起一抹淡淡的嘲讽,说道:“行,那就让我见识见识你们的成果。”
张志成朝身后队员使了个眼色,队员们立马行动起来。他们手脚麻利地将混合料填入自制模具,那模具是用简单铁皮打造的,表面锈迹斑斑,可依旧结实耐用。队员们动作娴熟、有条不紊,每个步骤都烂熟于心。紧接着开始人工夯实,沉重的夯具一下又一下砸在混合料上,发出沉闷有力的声响。
达维多夫在一旁冷眼旁观,脸上毫无表情,双手抱在胸前,眼神里透着一丝轻蔑。“就靠这些简陋工具和粗笨法子,能捣鼓出啥好东西?”
可随着夯实工作持续推进,检测仪上的数字节节攀升。等最终显示强度达标时,王力站在一旁,忍不住咧嘴笑了,故意扯着嗓子说道:“达瓦里希!这就叫因地制宜。咱结合这儿的实际情况,研发出合用的材料,可不是照搬书本!”
达维多夫脸色微微一变,眼里闪过一丝惊讶。他着实没想到,这些看着不起眼的方法竟能取得这般成效。他微微点头,没再多说,只是把目光重新投向那份工程资料,若有所思。
过了一会儿,另一位苏联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