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老弟嗷,找叔,好使!(6 / 7)

饮食男女 武文弄沫 5671 字 5个月前

太可读过书,这可不是普通人家儿教育出来了,当年李学武的爷爷也是有产业的,娶的咋可能是普通人家的姑娘。

老太太抓着李从云的手问了问李从云的籍贯,又问了问李从云的经历,拍了拍李从云的手说道:“都是中山一枝儿的,他爷爷祖上就是跟你家一个县城的,是后来随着他爷爷进了城,置办了这行医的产业,这事儿他爷爷跟我说过,错不了,真是实在的同宗亲戚”

老太太掐着指头算了算道:“按辈分排你跟我们家老大还真是同辈儿的,学文、学武几个孩子还真得管你叫叔叔”

好家伙,李学武本是穿凿附会,借着李从云主动挑起的话头儿把李从云将住,没想到老太太更能扯,连自己爷爷都扯出来了,这还不算,自己爷爷的爷爷都说出来了,这李从云不信也得信了。

让您发挥,可没让您超越啊。

这时候的亲戚关系跟后世可是两码事儿,因为这个时候交通不便利,通讯不方便,走南闯北做生意和闯江湖的人没有办法互相取得信任,那么亲戚就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纽带。

你出门在外行脚做生意,突然就遇到麻烦了,那么你怎么办?

简单,提人儿,这可不是后世提我朋友是谁谁谁,我把兄弟是谁谁谁,那玩意儿别说在现在不管用,在后世也是不管用的。

提人儿说的是提自己是哪儿的人,自己有什么亲戚在哪儿块儿。

这样一来七拐八拐的总能攀上关系,那么这两个人一提彼此都知道的人,那么信任的关系就确立了,这买卖就好做了。

这个理论在外国叫六人定律,是指任何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带,基本确定在六个人左右。

也就是说两个陌生人之间,可以通过六个人的关系就能来建立起联系。

现在老太太七扯八扯的真把这同姓同宗的关系确立了,那么李从云就得认这门亲戚了。

李学武和李学文要是真想着交这门儿亲戚,那么每年就得走礼,也就是时常地拎着礼物去上门儿拜访。

相应的呢,只要老太太活着,那么李从云就得时常打听着,过年过节的就得来看看。

什么是亲戚,走亲戚走亲戚,只有走动的才叫亲戚,八百年不联系一回,你见着面儿都不认识那不叫亲戚,即使相认了,说出来的话也虚假的可以。

“奶,这既然李校长是咱家实在亲戚,那我可得好好招呼着了”

老太太笑着说道:“应该的,今天咱就是缘分,没有老大的事儿咱们还认不上亲戚呢,老大就在你手底下上班,我可就把学文交给你管着了,没关系,我老太太说的,你是该说说,该训训,自己孩子一样,他要是敢跟你耍脾气不认亲戚,我老太太就大棒子削他”

李从云能说啥,敢不认李学文这个侄子?只能是尴尬地陪着笑,满口地答应着。

李学武见奶奶把话已经说到位了,赶紧说道:“奶,您这说啥外道话呢,我叔亏了谁还能亏了我大哥?刚才还说要给我哥涨工资分房子呢,要不我怎么说跟我叔投缘呢”

李从云看了看李学武,心说投缘不投缘不知道,现在有点儿头晕。

李学武见刘茵已经把菜端上了桌儿,连忙客气着将李从云让上桌。

李家还是在堂屋并桌摆了桌子,这一下最多就能坐下十二个人。

李从云这边儿来了四个人加一个司机,李家因为李从云带来的人有女同志,所以赵雅芳也上桌陪且,这就九个人,正好掺和着坐了。

而刘茵和老太太则是就着孩子在里屋的炕桌上吃了一口。

李学武特意安排李学文坐在了景荣身边儿,赵雅芳坐在了那个女同志身边儿,自己和李顺则是把李从云夹在中间儿,这样方便喝酒。

“叔,咱们真是有缘,走一个”

“叔,多谢您对我哥的照顾,咱走一个”

“叔,多谢您对我的照顾,咱走一个”

“哥,敬咱叔一个”

“哥,咱俩敬咱叔一个”

李从云和景荣几次都想提一提枪和吴有庆的事儿,但是这在“家宴”上实在不合适。

另一个就是李学武没有给他们机会,频频劝酒不说,还能把李从云带来的人都照顾到,开心的话题一直都没断。

今天赵雅芳可算是漏了低了,李家待客的酒杯是2两的杯子,李家待客的酒是李学武带回来的东北酒。

好家伙,赵雅芳一个劲儿地敬那位团委的大姐,两个人算下来每人各自喝了5杯酒,也就是一斤的量,赵雅芳直接在那团委大姐的口中博得了“赵一斤”的雅号。

李从云和景荣喝了多少李学武不知道,反正大哥李学文和另一个男同志已经早早地退出了战场,自己有李顺压阵,一挑二,喝了得有将近三斤酒,这两人最少喝了得有小二斤,因为李从云和景荣已经喝的糊涂了。

“老弟嗷,呵呵,咱有缘啊,到了咱们学校找我,叔一定给你办明白儿的”

李学武跟李从云搭着肩膀往出走,边走边说道:“大哥,您是我叔啊,到了学校要是不去找你,那不是打您的脸嘛,咱们出来混的,不就是一张脸嘛”

李从云虚晃着脚步跟着李学武往出走,道:“那是,那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