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的大幕,所有人都被圈进了场,你方唱罢我登场,就看谁唱的好听了。
董文学打来电话是想说,炼钢厂的项目进展顺利,以前申报困难的几个项目这一次都报给了厂里。
这次摸底也是筛选,看看各分厂的潜力,侧重资金扶持力度,制定下半年的财会预算计划。
越是合理的项目,越是有前景的项目,越是能看见可能的项目,在这一次筛选过程中必然会得到通过和支持。
但依照轧钢厂现有的资金储备,以及预算,李学武估计,即便是上报上来,能通过的也不会太多。
即便是有上级拨款支持,那边可还是有个大工地等着吃钱呢。
再加上现在联合企业的迟迟没有进展,李学武给董文学表达的意思也是不够乐观。
董文学也是早有心理准备,只是告诉李学武,这边派驻的工作小组可以更积极地应对这种形势和变化。
李学武苦笑了一阵,勉强答应了老师的请求。
这不是一个工作小组就能推动的,这是一场激烈的厮杀和思想上的博弈。
谁的手里都有几个项目,你的好,我的也不赖,凭什么你的就行,我的就得被刷下来。
李学武总不能带着保卫去现场用枪逼着大家投票吧,他能用的力已经在用了。
两人利益一体,思想一致,何谈惜力一说啊。
等挂了电话,李学武不禁摇了摇头,看见沙器之的提醒便起身走了出去。
今天上午李学武约了尹满仓和赵振华,将在中医院跟那边的几位主要领导见个面,开个碰头会。
成与不成李学武都没太在意,实在不行再换其他的医院,京城的不行就换吉城的,或者去奉城找。
医学世家还能缺了老中医?
李学武那边忙,董文学这边也是焦头烂额。
文件精神经过轧钢厂的梳理和理解,传达到了他们这一级,就要再学习和理解,传达给下面的同志。
可这种文件的传达力度也是个问题,字是那些字,可理解文件的精神是要他自己来搞的。
一把手可不是白当的,掌握精神,把控时局,领导担当,指挥若定。
李学武来了几次,把炼钢厂的未来勾画的绚烂多彩,可这实现未来的第一步就走的尤为艰难。
说白了还是钱没到位,要真是钱到位了,干啥干不成。
但该争的还得争,不争那些项目资金一定到不了他这。
狼多肉少就是轧钢厂当前的发展状况。
让董文学更加糟心的事不止公事,还有私事。
李学武曾经就隐晦地提醒过他,王淑敏这个服务员不简单,很有上进心,更舍得付出,是个不好控制的角色。
董文学倒是没太在意这个,书生意气,本以为是自己的魅力无限,惹得红袖添香。
却哪想到,事情还真的照着李学武的话头来了。
昨天周日,董文学难得的休息,本想着约上几个副厂长去山上钓钓鱼,谈谈事情,可哪知一早上便被王淑敏把所有的计划都打乱了。
王淑敏在伺候他洗漱的时候问了,炼钢厂是不是有新的项目。
董文学难得的见她问起他工作上的事,便敏锐地感觉到了不对。
随后在旁敲侧击之下得知,王淑敏是来给一个副科长说情的。
炼钢厂的项目必然要由炼钢厂内部的管理人员主持,其项目的组建和运行也必然会产生一定利益。
盯上这个的人可不少,李学武来的几次都找他聊了很长时间,这自然就躲不过有心之人的刺探。
当得知炼钢厂上报了几个项目申请后,厂里机关的人心便动了起来。
人人都想进步,人人都想有成绩,董文学的项目靠争取,他们这些基层干部也需要争取啊。
有竞争就有邪门歪道,董文学觉得很隐秘的事情,但恰恰就是不隐秘的。
董书记的专属服务员,好么,啥叫专属啊?
现在王淑敏的意思是,她的弟弟就在那人的手底下上班,还给她家里送了好多礼品。
这是谋求“共同进步”的意思了,那位副科长进步,她弟弟也能跟着进步了。
即便是那位不进步,王淑敏也借着这件事来试探董文学的态度了。
看董文学是否愿意为了她,帮助她弟弟,甚至是她自己。
这一次董文学如果答应了下来,那下一次她就会谋求招待所的职责了。
董文学倒是没有立即否定,也没有当面同意,只是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王淑敏也不知道董文学是个啥意思,但见他脸色不好,便没再往跟前凑。
昨天董文学也没有出去,就只在房间里看书,王淑敏送来的茶也没有动。
晚上更是早早的锁了门,没有让她进屋服务。
今天早上起来上班时,却是瞧见王淑敏站在他门前,眼睛红的厉害。
看着站着都打晃的样子,显然是站了一宿。
这幅难缠和决绝倒是将董文学震的背后发凉,不敢硬来,只得允了她的道歉。
可来到办公室,一如昨天一样,文件也是看不下去。
刚才给李学武打电话,他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