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六、兵不厌诈(7 / 11)

用力的推动下,其胯下战马双前腿高高抬起,整个身体已向后仰倒。

“呀!”

李明亮使出蛮力,左手猛压战马颈部,才稳住了马的重心,前脚马蹄落地瞬间,他又提起战戟……

重捶之下,方愿双臂发颤,掌心犹如被火石灼烧,阵阵冷汗自背心渗出。

他在心中骂道“你他娘的,还真是一匹莽夫,我西风族人如有你这般,定是不愁的了。”

李明亮也在心中骂道“他姥姥的,你这厮还真能扛,如换做其他人,天灵盖早就被我敲碎了!”

乱阵之中,双方又大战了百余回合。

方愿体力不支,逐渐败下阵来,面对李明亮战戟的密集捅刺,他疲于应对了,手中战戟几经掉落。

燕门山上的战斗从黑夜持续到了天明,双方死伤无数,但西风族人的援军迟迟未见赶来。

此时的方愿已是万般着急,但他不能撤退,更不会投降,如不能全身而退,定会战至最后一滴血。

也正在此时,李明亮堂弟李明福率领三万精兵,从右侧的山脚下杀将而来。

看着对方黑压压的援军,方愿已是万念俱灰,大小战役经历千余场,看来这次要丧命在这山梁上了。

李明亮士气高涨,自马上飞身跃起,高举战戟,朝方愿头顶上劈砍而来……

厉声喝道“老贼,拿命来!”

“哐当”一声,两戟尖再次碰撞,擦出耀眼火光。

“啊!”方愿应声落马,重重摔在了草地上。

李明亮大喊一声“给我捅成筛子,不留活口!”

士兵们一窝蜂涌来,戟尖如雨点般落下。

方愿撑着战戟,从地上飞身跃起,躲过了密集的捅刺。

半空中,他双脚交替踢出,“呼呼”快如幻影,眨眼间,已有十几个精兵被踢中要害,滚做一团

他的本意并非取对方性命,而是另有打算。

趁着空虚,他飞快夺了一匹战马,往燕门山的深谷中飞驰而去。

奔得十余丈远,他猛然回头,朝士气低落的士兵喊话……

“快给我撤,往深谷中撤,依靠有力地形,再构筑防线!”

残余的三万士兵纷纷丢盔弃甲,往深谷中退去,掉了队的均被乱箭射死。

战斗从深夜一直持续至次日中午,李明亮虽然打得很艰难,但还是胜利了。

在战术方面,他远在方愿之上,其堂弟李明福前来增援,就是很好的例子。

关口上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方愿率领的六万大军,已有一万人长眠于此了,另有两万人成了李明福的俘虏,李明亮的精兵亦折损了近八余千人。

为彻底击败方愿,不让其有反扑的机会,李明亮率兵乘胜追击,在山谷深处,又展开了一场惨烈的拉锯战。

方愿熟悉山谷地形,以此作为掩护,在林中设伏,利用弓弩手进行阻击。

初入深谷,岔路众多,很快便迷了路,箭雨从四面八方射将而来,李明亮的精兵受到重创,死伤无数,不得不退回隘口。

为了赶在西风援军到达之前,彻底歼灭方愿残兵,李明亮观察地形片刻,点了百名好手,亲自率领他们孤军深入。

深谷中安静得出奇,迷雾深处危机四伏,暗藏杀机……

一炷香时间过去,深谷中突然传来了惨烈的厮杀声。

“降者不杀!”

这声异常响亮,带着慑人的阳刚气,正是李明亮吼出。

声音落地,深谷中又变得安静异常了。

片刻间,李明亮已提着方愿血淋淋的人头,出现在了谷口处,跟在他身后的是西风族两万降军。

他身上有多处挂彩,血液浸湿了战袍,庆幸的是没有伤到要害。

是的,他和大胡子一样,喜欢孤军深入,取敌方首级,而且屡试不爽,这次也不例外。

见到如此不怕死的人,对方怎能不吓得肝胆迸裂?

西风大军的后援迟迟没有赶来,是有原因的。

就在李明亮率部开拔时,李勇将军收到情报……

西风大军的后援力量五万余人,即将与方愿的前导军在燕门山上汇合,两军整合后,将剑指阿昌古国。

李勇果断决定,断了西风大军后路。

是的,李勇人如其名,在打仗方面以勇猛著称,而且他力大无比,一个人可举起两个磨盘。

西风部落常年骚扰阿昌古国,残害百姓无数,阿昌古国对西风部落有着刻骨铭心的恨,李勇怎能不亏余力。

西风后援大军统帅吴江也是个急性子,收到方愿被袭的消息,他加快了行军速度,

李勇动作也十分迅速,连夜赶至青山“葫芦口”,在狭长地带设伏。

吴江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前来,在进入葫芦口时,他停下了疾行的脚步。

副将吴迪说出了心中担忧“将军,此处山形怪异,小心敌人在此设伏?”

吴江环视着两边的狭长地带,点头应道“这也是我考虑的地方,唉,前方吃紧,也只有老办法了!”

他命四个腿脚极快的信号兵,两边的山上搜寻而去。

四名信号兵来到密林深处时,被李勇的精兵逮了个正着,四名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