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提议(3 / 4)

加,所以,就算缓解了售卖排队的情况,可是这个饥饿营销依旧实实在在的刺激着每个买菜的人,甚至每个批发蔬菜的摊主。从大棚菜上市到番茄、黄瓜等蔬菜的上市,万年青蔬菜可以说在滨江市出了名了。

对此,桑瑜并不意外,只是让她意外的是,就在桑瑜准备前往C城的前一天,万年青市场办来了两家单位,一家是市政部,另外一家是市第一中学,都是点名要进新鲜蔬菜的,每家每天就定了四百斤的蔬菜,时间一直到四月份春菜上市。

有了这样的单位打了头站,桑瑜立刻就意识到了后面还会有很多的家单位来订菜,立刻让刘玉城去把大棚基地的事情给落实了。说起大棚基地,其实在冯美华和许四根家的大棚菜上市之后,四平乡其他家的农户也看得眼馋,陆陆续续的有人来想签订大棚的合同。不过刘玉城并没有对于私人松这个口。

尽管在会上桑瑜这边已经确定了还要再选几家来盖大棚,可是,刘玉城通过这段时间和菜农打交道也清楚的这些村民的情况。大家都很穷。

人一旦穷,就很容易形成贪念,像是他们这种外来的企业,想要直接跟这些村民打交道,那么结果只有被一个村子里面的人联合起来盘剥的结果。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被排挤、孤立无援的许二青和许四根。刘玉城这边就直接去找了镇长,提出了想在四平乡建立大棚基地的想法,镇长一听高兴地不得了,这可是送上门来的政绩啊,哪能往外面推的道理,立亥去跟村长联系。

果然,让镇政府这边出面和村子联系之后,一下子就排除了很多跟村民直接牵扯的麻烦。

无论任何事儿,四平乡的乡长和下面各个村子的村长都相当的配合,甚至为了能让万年青市场在自己的村子建立大棚基地,使出了浑身系数。特别是冯美华他们村子里的村长更是深入的了解了冯美华和许四根家的情况,投其所好,又找了几家品行好的,还勤劳肯干的农户,作为第一批盖大棚的人员提交了上去。

剩下的那些村民自然而然觉得不公平,冯美华和许四根家就不说了,那是跟四季青老板有关系,他们比不了,那么为什么现在村子里提交的人员没有自己家呢?

最后村长召开了大会,在大会上板着脸把一家家闹得凶的村民都给提了出来,毫不给他们面子把他们那些德行都给抖落了出来,把闹得最凶的几家人都闹了个没脸,也不敢再说什么不公平的事情了。至于其他人只能眼巴巴的盼着,寄希望这一次的大棚基地能落到自己村子里,毕竟落到了自己村里,他们也可以去跟着干活挣两个工钱;又不希望落到自己村子里,毕竞不是自己家,谁能不眼红?不过,闹着不公平的几家里面倒是没有许大南。不是许大南不想盖大棚,而是在万年青卖了几天菜之后,他已经跟另外几户村民分出来了,自己单独租了一个摊位,除了卖自己的菜之外,每天还到万年青那里批菜来卖,他一家子已经忙得分身乏力了。另一个,许大南这个人虽然蔫坏蔫坏的,可是人也不傻,他知道自己在村子里面的名声不好,而且他家还跟冯美华家不对付,就算自己第一批报上去估让最后也落不到自己头上,那不如先老老实实盘着,老老实实的摆摊,等到自己挣了钱,那他就可以自己盖大棚了。

到那个时候,盖不盖大棚,盖几个大棚都是自己说了算了,还需要看万年青的眼色吗?

很快,万年青的第一期大棚基地就落户在了冯美华他们的村子,把村长给激动的连连搓手,而车床厂那边也接到了新的大棚拱铁的订单,已经休息了好厂个月的车床厂又响起了车床的轰鸣声。

在把万年青市场的工作分别交给了毛雨桐、刘玉城和桑柳之后,桑瑜与裴铮终于登上了前往C城的火车。

这个时候可没有什么高铁动车,全部都是绿皮火车。从滨江市到C城,全程超过了两千公里,光是在车上时间就要两天半,再加上各个站点都要停靠,基本上到达C城需要花费三天半的时间。

这个时候的车票有硬座、硬卧和软卧,当然还有非常让人痛苦的站票。硬座一向是人最多的车厢,因为便宜,不过站票也是集中在硬座的车厢,就导致着硬座的车厢里面异常的拥挤,过道、连接处、甚至是座位下面都有人,所以,如果是一个人来坐车的话,那么你就别想上厕所了,只要去了,回来你的座位肯定就没有了。

更可怕的是,这个时候的火车上没有对行李的要求,所以,只要是能带上车的,都可以放在车厢里。

也就是说,在车厢里除了人以外,说不定还有类似鸡鸭之类的活物。裴铮是坐过这样的车厢的,所以,在买票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就买了软卧,虽然一张票要一百零五块,他也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裴铮想着,桑瑜这是第一次坐火车出门,可不想自己受过的那种罪又被桑瑜受一遍。

桑瑜和裴铮的车是在晚上十点半进站的,虽然滨江市不是始发站,但是也是一个大站,会有很多人上车和下车,所以停靠的时间是比较长的,足足有四十五分钟。

在进站之前,他们两个人已经在火车站的食堂吃了点东西,还买了一点火车站自己弄的熟食,比如煮鸡蛋和馒头、油条什么的,以方便在车上饿了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