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等重白银是何意?”
“回首相阁下的话,那些战俘有多重,我愿意代表葡萄牙以多重的白银赎回,不过,葡萄牙的银子,不像贵国铸成银锭、元宝,而铸成了银币,但愿贵国能够接受。”小阿方索答道。
高拱沉默了。
脑海中在疯狂计算那些战俘的重量。
就以一人一百二十斤为重,一万五千人,就是一百八十万斤。
一斤又是十六两,那就是两千八百八十万两。
葡萄牙的银币,高拱是见过的,一枚银币大致为一钱之重。
一两又是十钱,那就是两亿八千八百万枚银币。
这一刻,高拱都想让在天竺的水师战船继续向西挺进,港口什么都不重要,就去抓西洋诸国的战士当俘虏,然后,向所属国索要赎金。
古语那句“杀人放火金腰带”,当真无虚啊!
高拱基本同意了小阿方索的构想,天色已晚,让高务实送小阿方索回四夷馆,随后,立刻向玉熙宫而去。
……
玉熙宫。
锦衣卫代都指挥使朱七也在。
水师在马六甲、在天竺获得的葡萄牙金银、香料,以及其他有价值的东西,已经分批运送回国。
但是,圣令特别嘱咐,第一批运送回国的东西不是金银,而是来自世界的各种作物。
有种子,有成果,奇形怪状的,反正大明没有的,锦衣卫都挑选弄来了一份。
朱厚熜就站在这些分装好的作物、种子面前,而第一眼,便看到了玉米。
两世为人,朱厚熜没怎么吃过玉米面,但煮熟的嫩玉米,和许多玉米制成的食品,却是没有少吃。
而北方的田地里,夏种往往也都是玉米,从生长到成熟,朱厚熜都见过。
这不仅是后世全世界产量最大的谷物品种,也是华夏产量最大的粮食品种,对华夏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尽管此时的玉米模样,还与后世的玉米不完全相似,在翻译中,也是“来自南美洲的大刍草”,但朱厚熜仍然就认了出来。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朱厚熜率先将玉米棒给拿了出来,交给了朱七,道:“这种作物,有多少收多少,加以培育,以长江为界,在明年五月底、六月初,在我朝的北方种植下去。
以后,我大明朝的北方,冬种小麦,下种玉米,一年两种。”
朱七没有质疑,小心将之收起,让属下人如实记录圣言,留待事后照命行事。
第二眼,朱厚熜就望见了土豆,这种既能做菜又能做主食的食物。
同样来自南美洲,喜冷而怕热,通过西班牙之手进入欧罗巴,欧罗巴越往北越冷,可以说是最适合欧罗巴大陆的作物,亩产高,还能饱腹。
但欧罗巴人却不太喜欢吃土豆,土豆必须要加以烹饪才好吃,如果仅仅是蒸制、烤制,吃个两天嘴里就没味了。
再加上这时期的土豆吃着麻嘴,所以,欧罗巴贵族从来不吃土豆。
欧罗巴产出的土豆,要么是那些实在快要过不下去的人吃,要么是送往殖民地,让殖民地百姓去吃。
朱厚熜将土豆拿了出来,告诉朱七,道:“这种作物,放在东北、西北、西南,高原、沙土的地方去培育种植,加以改良。”
朱七嘴唇微动,这原始土豆,锦衣卫中不少人是吃过或尝过的,朱七就是之一,那麻涩无味的感觉,就像在咀嚼软泥,这真的能好吃吗?
但锦衣卫都指挥使陆炳前往西洋前的叮嘱,不要质疑圣意,朱七始终牢记在心,默默记下了土豆。
接着便是红薯。
和土豆一样,来自于南美洲,却是和土豆喜性几乎相反的作物。
喜热而怕冷,口感、味道,单从蒸制、烤制来说,和土豆相比,一个是天上,一个是地下。
红薯是天上,土豆是地下。
欧罗巴人,上至贵族,下至平民,都对红薯不排斥,很喜欢食用。
但因为地理原因,土豆是最适合欧罗巴大陆的作物,那红薯自然就是最不适合欧罗巴大陆的作物,也就没能在欧罗巴大陆大范围种植开来。
而大明朝,除了峡湾地貌没有外,其他所有地貌都存在,红薯这种种植要求并不高,且产量大的作物,当然是有能够种植的地方。
朱厚熜仔细回忆着后世几大红薯产地,有福建漳州的六鳌半岛,山东的烟台,海南的澄迈,浙江的临安,广东的茂名,陕西的临潼,河南的瓦岗……将红薯取出,在这几省几个地方去培育、改良、种植。
之后,朱厚熜挑挑拣拣,将花生、烟草、南瓜、辣椒、木瓜、番茄等作物依次挑了出来,大部分都来自于美洲。
朱厚熜对那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热土很感兴趣,那天然的种植园,就适合种地。
至于灯塔,世界上有一个大明朝,就够了。
可是,不太好去,虽然大明朝距离美洲不是特别远,甚至都没有前去欧罗巴远,但逆流,无垠的太平洋深海,隐藏着太多的危险,不是一般的船只能横跨的。
当前的水师战船不行,即将复现成功的郑和宝船也够呛,茫茫大海辨别方位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