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1V1对战训练,通常用来模拟实战,旨在培养球员单打以及单防的能力。
所以,会有一定规则限定。
比如说只允许最多3次运球,低位和肘区进攻限时5秒,三分线外接球进攻限时8秒。
不过,高中生不具备职业球员的身体素质和篮球技巧。
如果完全按照美式单挑的规则来办,那么场面会非常难看。
由于技术能力不足,特别是缺乏稳定的投篮能力,即便是11分的局,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分出胜负。
投不进,运球又因为高强度的身体接触容易丢,那么请问该如何进球得分?
频频打铁,得分困难,双方陷入苦战。
直至十几二十分钟后,体力消耗严重,其中一方因为体力不支落入下风,防守质量大幅度下滑,才能分出胜负。
而这样一来,单挑测试的不是球员的单打能力和防守能力,而是更看重个人体力方面的优劣。
为了能够实现单挑训练该有的效果,此次马龙跟加西亚进行单挑,史密斯教练特意取消了运球次数的限制。
不过,进攻时间限制依旧保留。
至于进攻发起点,则在三分线外。
毕竟高中生,通常不具备背身单打的能力,那么用低位和肘区检验马龙的身体素质和单打能力,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反观,进攻从三分线外发起,就很容易看出马龙的持球能力、跑跳能力,以及篮下终结能力。
再结合加西亚不俗的单防能力,史密斯教练能够更清晰的判断出马龙在新生队到底处于什么档次。
“马龙,你先进攻!”
史密斯教练想要测试的人是马龙,自然让马龙先拿球攻。
对此,加西亚也没什么意见,主动站到罚球线前,严阵以待。
“你准备好了吗?”
马龙接过史密斯教练传来的球,对加西亚发起问候。
只见加西亚迈开步子,扎稳马步,屈髋降下重心,眼神坚毅,冷漠不语,看上去像个防守悍将。
“装高手,不说话是吧?”
马龙心中鄙夷,但手脚的动作却也认真起来。
马龙没有三威胁试探,直接选择交叉步持球突破。
毕竟现在连中距离都不稳,更遑论直接干拔投三分了。
关于这一点,人家加西亚也清楚。
这倒也不是马龙太菜,如今这支新生队,不止马龙没三分,即便是担任首发的白人后卫,也不具备稳定投进三分球的能力。
对于高一、高二球员来说,投三分是个力气活!
真正具备投篮天赋的高中生,通常到了高三、高四才能真正掌握三分球这项技能。
“太慢了,就这水平也敢挑战我?”
在马龙变向突破之后,加西亚立刻横移上前,紧贴马龙的身体,然后就准备掏球,破坏马龙这次进攻。
然而,就在加西亚伸手之际,马龙似乎早有预判,提前手腕夹球,并且主动将手肘抬起,与加西亚的胸口发生接触。
上一秒,加西亚还在鄙夷马龙爆发力不足,被他那么容易就横移跟上了。
下一秒加西亚就胸口一闷,眼前一黑,紧接着砰——的一声摔在了地板上。
与此同时,马龙却抢先一步挤开加西亚跑到篮下,然后起跳完成上篮。
“马龙1分!”
史密斯教练示意马龙得分有效。
加西亚闻此却恼羞成怒,立刻从地板上爬起来:“教练,他带球撞人,并且使用了手肘!”
“你先伸手侵犯了他的圆柱体,你掏球的动作太随意了,那是一次糟糕的防守,下次别这样了。”
史密斯教练迅速指出加西亚的防守问题。
持球人突破行进间防守球员不能伸手掏球是基本原则,一伸手必然侵犯持球人的圆柱体。
通常,防守突破就是紧贴身体,给足对抗。
一只手可以搭人腰上,但不能发力,防守经验丰富的可以隐秘的拉拽下衣服。
另一只手高高举起,防止持球人突然急停投篮。
有人或许会问,比赛里为什么可以面对面抢断,或是背后掏球?
这是主要是考虑比赛流畅性,而且必须确保没有身体接触才不犯规。
持球人反应过来,主动用辅助手夹住防守人的手,也会判防守人犯规。
这一次马龙虽然有意肘子开路,借此获利。
但加西亚没有提前站定建立圆柱体,反倒伸手入侵马龙的圆柱体,跟马龙的身体躯干和手臂进行接触,那自然属于自己找罪受,原告变被告。
不过,对于这个判罚,加西亚显然是非常不满的。
带着愤怒投入到接下来的防守回合,很快马龙又结结实实的给他上了一课。
“啊,好痛,他的肘子怎么那么重?”
加西亚感觉胸口的肌肉好像被撕裂了,肺部似乎也受到了重创,差点无法呼吸。
“教练,马龙犯规了,马龙犯规了,这不是正规的篮球动作!”
“对啊,教练,他不是来打篮球的,他在用肮脏的动作伤害加西亚!”
“教练,这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