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周五,又是一场比赛。
全场打了17分钟马龙个人数据再创新高,打出了14分6篮板2助攻2抢断的出色表现。
不过,由于整体实力的差距,球队最终还是以5分之差输给了对手。
“马龙,先别走,你跟我过来一下。”
比赛结束后,史密斯教练单独叫马龙过去。
马龙还以为史密斯教练看在他打得不错的份上,专门找机会表扬他几句,甚至有可能要提拔他打球队首发!
谁想到,刚刚来到史密斯教练面前,就被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顿。
“为什么不按战术打球?为什么不跟队友打配合?
你是觉得战术不行,还是觉得你的队友不配跟你一起打球?
请问,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训练赛明明能按照战术打球,也能融入球队。
为什么到了正式比赛,就游离于球队之外,只会用你个人的方式打球?”
一支球队的战术,是教练的工作重点和自身价值的体现。
马龙在场上主打防守反击、转换进攻那一套,对于参与战术进攻并不积极,这也难怪史密斯教练气急败坏了。
马龙的行为,无疑是在挑战史密斯教练的权威。
恰巧今天这场比赛马龙打得还不错,而其他人按照史密斯教练的战术打球,却没能赢得比赛的胜利。
长此以往下去,球队内部肯定要出问题。
所以,史密斯教练为了巩固对球队的掌控,有必要在第一时间解决掉马龙这个刺头。
“别人追不上你,别人顶不动你,别人防不住你,你可以随意的得分,你的队友却没这样的能力。
是不是觉得这样打球很威风,是不是觉得这样打球很酷?
你就是故意要用这种比赛方式来证明,你比布朗、琼斯、约翰逊他们更出色!
你就是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我将你提拔成首发球员!
请问,我有没有告诉过你,上场后必须要按照战术打球?
请问,我有没有跟你强调过,进入球队后,对待队友要像家人一样?
你不打战术,一味的单打,根本不尊重队友,完全就是在伤害球队!
你觉得照这样下去,其他队友会尊重你,会配合你,会帮助你吗?
你试想一下,未来的某一天,你被确立为球队核心,大家要围绕你来打战术。
你觉得,大家会不会给你传球?会不会配合你打战术?”
史密斯教练一眼就看穿了马龙内心的想法,然后又给马龙解释、强调了队友和战术的重要性。
此番,史密斯教练有打击马龙,重新树立权威,巩固球队掌控力的想法。
但同样也有扶持马龙作为球队核心的长远计划。
马龙作为新生队核心球员,天赋和能力无疑是合格的,但是领导力还不够,时机也不成熟。
这主要是因为马龙来新生队的时间太短,马龙的球技和人品并没有征服绝大多数队友。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史密斯教练支持马龙,扶持马龙上位,其他球员也会阳奉阴违,出工不出力。
到时候,球队战绩反倒起不来。
“马龙,我知道你有非同一般的天赋,你比球队里任何一人都要有潜力。
我也明白,不用队友帮忙,单靠自己一个人就能得分,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然而,篮球不是简单的1V1,而是复杂多变的5V5。
战术能让比赛更加简单,也能让你更加高效,更加出彩。
你难道不想在球场上打得更加简单、更高效吗?
你难道不想在球场上表现的更加出色吗?
在球场上,一个人能做的事情始终是有极限的。
直至有了队友的配合之后,才会拥有无限种可能!
一支球队想要变得更团结、更融洽、更强大,必然要有人做出牺牲。
一场比赛的绝大多数时候,角色球员都在为核心球员服务。
而到了一些重要时刻,核心球员也不是不能为角色球员做出牺牲。
没有人规定,核心球员不能为角色球员做事情。
同一支球队的这两类球员,往往都是以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方式和谐相处的。
如果你有做核心球员的信心和想法,你就必须要从角色球员做起,你就必须放低姿态。
尊重他们、帮助他们,直至得到他们的真心认可、尊崇。”
结合马龙前世的看球体验以及篮球认知,马龙承认史密斯教练此番说教的确实是至理名言。
别的不说,杜兰特个人能力强不强?
可是再结合带队成绩来看呢?
杜兰特典型的自己有一套固定打法,打比赛只会单打,包C不包赢,即便个人数据打得再华丽,也带动不了队友。
所以,强如杜兰特,想要夺冠,也只能加入一支拥有成熟夺冠体系,且具备夺冠实力的球队。
而在那样的球队里,杜兰特强悍的个人实力就很突出,仿佛他就是球队赢球的关键。
再看巴特勒,角色球员干起,什么事情都会干。
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