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成名,圣诞(求收藏)(2 / 2)

肘进NBA 迎着晨曦跑 1380 字 3个月前

、烦闷。

面对史密斯教练的热切邀请,马龙无论如何都没法拒绝,最终只能坦然接受。

不过,等过完圣诞节后,史密斯教练又恢复了他的本职工作。

在他家后院,以一对一,言传身教的方式,告诉马龙该如何进步,如何正确的打球。

“对于接下来的比赛,你必须具备一定投篮能力!”

“为了球队,你需要增加一些持球的戏份,这样能更好的吸引防守,帮助队友。”

“对于你现在的身高,抛投是一种不错的进攻方式、投篮选择。”

“注意你的步伐,你需要变得更灵活,你需要变得更迅捷。”

“让投篮变成你的本能,就像呼吸一样。”

“节奏能让你的投篮更有把握!投篮不止是双手,脚步同样重要。”

在史密斯教练的指点下,马龙开始增强投篮能力。

又因为现在身高才长到1米83,在新生队属于锋卫摇摆人水平。

所以,马龙练习持球投篮这一块,更多练得是小打大神技——抛投。

抛投其实并不符合马龙的天赋。

抛投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投篮方式,跟小球时代的单动投篮原理相似。

优点是出手快,省力气。

缺点是怕身体接触,稳定性差。

一旦投篮过程中遭受身体接触,力量分散了,投篮就很不稳。

另外,抛投是单手投篮,没有用到辅助手,投篮稳定性较差,进球更依赖手感。

像库里那种协调性强,具备历史级手感的球员,抛投和单动投篮都神准无比。

马龙没这样的天赋,手感或许还行,毕竟卡尔·马龙篮下终结能力很强,上篮、勾手都没问题,但是协调性好像不太够用。

同样擅长篮下终结,邓肯不仅有勾手,还有小抛投。

卡尔·马龙只有勾手,没有抛投。

而邓肯的协调性,在NBA历史级内线巨星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邓肯的代表作原地大风车,足以证明这一点。

好在,马龙跟卡尔·马龙还是有所不同的,马龙是有挂的。

或许也是2级马龙之肘提供的15%投篮稳定性发挥了作用,马龙在短短两周时间内,练出了一手看上去还行的右侧45度持球突破行进间小抛投。

攻击距离能够从罚球线直至低位三分线内一步的区域,即半截篮的投篮范围。

不过,让马龙从左侧持球进攻,这一手小抛投就没那么稳了。

即便是无人防守的训练,也就六七成命中率,这显然是不合格的。

更别说,换左手来抛投,命中率就更加惨不忍睹了。

简而言之,马龙临时抱佛脚练出了一招可堪一用的右侧抛投。

等冬季学期开学后比赛重新开打,马龙的武器库不再是弱侧空切接球攻筐,转换进攻下快攻这两板斧。

有了抛投得分的能力后,马龙可以更多尝试持球,更多的主动发起进攻。

再往后,就是进一步加强中投能力,造杀伤能力,突分能力,变得更加全面,更加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