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新的境地!(1 / 2)

“紫霄教主,圣人鸿钧,此次除却宣讲混元大道之外,也是将练气士境界重新划分!”

昆仑玄圃,阆风之苑,有金城千重,玉楼十二,琼华之阙,光碧之堂,九层玄台,紫翠丹房,左带瑶池,右环翠水。绿台承霄,青琳之字,朱紫之房,连琳彩帐,明月四朗,戴华胜佩灵章,左侍仙女,右侍羽童,宝盖踏映,羽旆荫庭,轩砌之下,殖以白环之树,丹刚之林,空青万条,瑶干千寻,无风而神籁自韵,琅然皆奏八会之音也。

西华之至妙,洞阴之极尊,瑶池之女主,著黄金褡襡,文采鲜明,光仪淑穆,带灵飞大绶,腰佩分景之剑,头上太华髻,戴太真晨婴之冠,履玄璚凤文之舄,视之可年三十许,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真灵人也。

五女聚在殿中,有华林、媚兰、清娥、瑶姬、玉卮五位神女。俱是太元感天地道气生化,因而其有道母神之称。

长女华林,正当年华,著锦帔青羽裙,左佩虎书,右带挥灵,形貌真正,天姿晻蔼;

次女媚兰,动合规矩,等圆殊方,静和真味,吐纳余音,可谓纵诞德,挺英姿,良为钦矣;

三女清娥,手持玉华盖,着五色羽帔,佩白玉之璧;

四女瑶姬,体态轻盈,身姿曼妙,华服加身;

小女玉卮,头戴凤钗,身披红色斗篷,腰间挂一独弦琴,四周仙气缭绕,云雾翻腾。

“母神,这开天辟地以来,荒古至于如今,各族各道皆有境界所称,圣人今划各境,又有何用?”玉卮神女轻声道。

“盖因玄门大兴,法则隐匿,唯紫霄正统可行。”

太元圣母言语之间,不悲不喜。

仔细想来,这所谓的‘大罗金仙’的概念,不就是从玉京山中流传出来的吗?

玉卮微微蹙眉,似乎对这番话仍有些不解。

瑶姬轻笑一声,凑近玉卮耳边低语:“小妹,这不外乎气运二字而已!”

玉卮点了点头,似有所悟。

太元圣母继续说道:“荒古之时,法则神道印证‘十天秘境’,权柄神道印证‘封爵之数’!”

话虽如此,但要想主宰一方一时权柄,需得击杀多少人物。就连尊容如开辟之初的‘玄牝道母’,不也只修了法则神道,未能于权柄神道有所建树!

“神有阳天,仙为真仙;神有炎天,仙为玄仙;神有朱天,仙为金仙;颢天化太乙,幽天作大罗。”

她微微停顿,目光扫过五女,继续道:“大罗之上,便为准教主,准教主之上,则为教主。”

“教主境又分三境,斩三尸为上清境,三尸合一为太清境,三尸归位为玉清境。”太元圣母的声音如黄钟大吕,回荡在殿堂之中,“教主境之上则为大觉妙境,先后演五太之形,也就是荒古神道的都天境!再之上,便不再言语了!”

道气凝寂,湛体无为,一尊坐于五神女之上,太元圣母之下的大神正在参悟圣母所传妙法。但见其眉如远山,眼如寒星,玉面朱唇,其神光间隐有虎啸,一尊虎身九尾,人面虎爪的神兽虚影在其身后盘旋。

“神道失德,三族归墟,合该玄门大兴。”

大神缓缓睁开双眼,目光仿若能洞悉万古,他微微起身,对着太元圣母恭敬一礼,问道:“圣母,依您之见,这大荒局势将如何变化?”

太元圣母目光深邃,望向远方,似能穿透时空:“此乃鸿钧圣人顺应天道之举,也是其争夺气数所为。先天灵宝之争,必会甚嚣尘上!”

华林神女听闻,不禁秀眉紧蹙,面露忧色:“母神,若先天灵宝之争加剧,那大荒怕是要陷入更大的混乱,恐怕我昆仑也将清净不再。”

媚兰神女轻轻叹了口气,附和道:“姐姐所言极是,先天灵宝也就那么多,各方势力为求突破,必定不择手段争夺灵宝,到时候战火纷飞,和平难再。”

太元圣母神色依旧平静如水,却透着几分无奈:“天数如此,虽有变数,却也难逆天改命。唯有顺应大势,随心施为。”

“尔等也当潜心修炼,趁着天地大道还隐匿,早日突破大罗金仙,如此方能窥探准教主之位!”

五位神女心中一震,华林率先躬身,语气肃然:“女儿明白,定当潜心修炼,不负母神期望。”

媚兰微微一笑,清娥轻轻点头。

瑶姬、玉卮亦是应诺。

太元圣母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好,你们都明白了就好。记住,修行之路,贵在持之以恒,不可急功近利。唯有心如止水,方能窥探大道之奥。”

五位神女齐齐躬身,齐声道:“女儿谨记母神教诲!”

“已是大觉了吗?”

伏羲氏与女娲氏相对而坐,一缕缕光芒闪耀,烛照九天,阴阳演化太极,金色的光辉充斥每一个角落,威严庄重。

“大觉之中,又有五太之变,太极演化至太初,便是大觉五境!”

虽没有亲身前往,但借助两尊法身的手段,也是探到不少信息。

首先是紫霄教主,其实力绝对是‘大觉’;其次,紫霄宫讲道,透露出的信息不少,甚至是弥足珍贵。

首先是大觉境界的修行法门;其次便是透露出天地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