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哲人王(2 / 2)

低声道:“允炆,这番话,是哪位老师教给你的?”

听到这句话,

宋讷浑身发抖,脑子充血,眼前一片空白,手一松,

随后他强撑着的身体猛然失去支撑,整个人如同一块僵硬的木板一般,轰然坠地,

随着他倒下,朱允炆轻声道:“这是孙儿这几日自己悟出的道理,开疆拓土难,守成更难,作为您的子孙,应当效仿您,时时刻刻将家国记在心中。”

可如果,哪个分封的帝王不时刻将家国记在心中……

而是想以小家取代大家,以小国取代大国,

宋讷的突然倒地并没有打断朱元璋的思路,

他知道朱允炆在说什么,矛头的关键点指向的是什么,

很多人这么说过,其中的一些被他杀死了,

他们认为子孙后代不该有野心,

并非野心的问题,而是他们,都不是自己。

朱元璋看了眼倒地不起的宋讷,

作为皇室后代教育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想必这位大祭酒已经后悔今日将周斌放假自己顶上这堂课了,

随后他站了起来,深深地看着朱允炆,嘴上却说道:“快叫人将宋祭酒送去太医,今日我同皇太孙的问答,你们也要好好思索。”

他目光扫过一众子孙的身影,

有些敢于与他对视,

有些却默默地低下了头,

还有些强打起精神,只为了看皇爷爷一眼,但一经对视,很快把视线移开了,

在这之中,没有一人,如同自己最为瘦弱却最为稳重的皇孙朱允炆一般,能够没有任何畏惧和机心,坦然地看着他,

他很好,甚至比我想象中更好,

他说的,和那些傻儒生说的也不一样……

朱元璋将自己心底里的情绪深深藏住,转身走出了大本堂,

朱允炆心情没有任何紧张或放松,

他就像是刚才一般,看着洪武皇帝的身影,待走远后,将头转向窗外,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身为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拥有一套自己的治世哲学,最为接近现实中存在的“哲人王”模板的朱元璋,

他的构想,出现了一丝裂痕。

早在分封之前,不是没有人提过反对意见,

只是这一次,回答他的却是朱允炆。